大三,找了一个兼职,在一间幼儿园做滑轮助教,教的小孩子都是中班大班的年龄。
上周四下午兼职时,一小孩望着我的眼镜,煞有姿势地问“姐姐是不是经常看电视,所以才近视的呢!”千载难逢的教育机会当然不会放过,于是装作后悔莫及的样子“是啊,姐姐就是爱玩游戏爱看电视,所以才要戴眼镜的,你们千万要小心用眼啊!”小孩恍然,得意地说“就说嘛,我们幼儿园都不让我们多看电视的,在家里爸妈也不让我看电视。”我默默低头继续帮小孩系鞋带,我不知被小孩教训的感觉是什么的,但现在却有被震惊到的感觉。现在的小孩真是不同我以前了,现在科技发达,电脑什么的只是家常便饭,连小孩子都可以毫不顾忌地玩电脑,别说我们了。而小孩子却会通过观察,看到与他们不一样的东西,然后经过他们的想象和老师曾经教过的知识,来推断这样东西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就像她看到我戴眼镜而他们没有,就会思索我戴眼镜背后的原因,孩子的观察力敏锐是令我震惊。小孩子心性纯洁,观察细微,当我们自认为教育他们的时候,其实是他们教育了我们。
还有一个小孩握着我的手腕,同情地问我“姐姐为什么这么瘦呢?是不是没有吃饭啊?”对于他的关心,感动之余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应他,只能反握住他的手,说“是啊,姐姐太不听话了,都不吃饭,所以点点你要多吃点,才能壮起来,才能保护自己和家人哦。”一向软弱的点点煞有大人风范地点了点头,然后继续他还不太顺利的滑轮,看着他脸上的坚毅,突然五味杂陈,我只是很普通的一句话,可以说只是敷衍他,但居然让胆小的他迈开步子不再怕摔跤,大步向前走。有时候,只是一句话,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后来教练在和一个专职助教分享教小孩的经验时,说到的一点让我特别受用,他说,教小孩,要特别留意小孩的注意力,只要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就是成功了。至于该怎样吸引小孩的注意力,教练语重心长地说,首先,重复,在小孩溜冰的时候,不断重复正确的姿势和要求他们做到的动作,小孩子很易忘记,只有通过不断的重复提醒,才能让他们记得牢做得好;其次,互动,多用问句和动作表达我们的思想,比如:有哪些小朋友想玩游戏的请举起你们的小手~直白的说教不但让大人昏昏欲睡,活泼好动的小孩更不会领情,用启发性较强的问句发问可以让小孩子有思考的过程,头脑就会活跃起来,参与度就会提高,这比你大吼大叫来得更有效率;最后,总结,结束时发奖品的时候,并不是派完了事,这个时候,是最好的帮助小孩总结的时刻,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小孩,提醒那些表现较差的小孩哪里做得不好,以后要怎样改正,如果只是单纯只为派而派,那么奖品对小孩子而言只是装饰物而已,但如果其中充满了爱的赞赏和鼓励,对小孩子有成长性的奖品才更具有意义和感情。
其实,我觉得,与小孩子相处,就是两个字:融入。只要融入当中,成为他们其中之一,把自己变回一个小孩子,用他们的思维去陪伴他们,再用成人的高度帮他们总结,与他们分享,小孩子就会很愿意与你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