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 理所当然的事,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就不是小事

在父母眼中,有时候过多的关注孩子的分数,以及他所取得的进步,很少留意到每天发生在孩子身上的平常小事。



每天按时起床;

自己穿好衣服;

不管刮风下雨都自己背书包上学;

每天上几个小时的课;

每天做作业;

睡前都把第二天的书包整理好;



凡此种种都是孩子每天都会做的,在父母眼中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或者说视而不见,父母更为关注的是:

“叫好几遍才起床!”

“穿衣吃饭总是磨磨蹭蹭!”

“放学回到家总想着和玩,而不是写作业。”

“作业总是潦潦草草,测验总是会出错!

父母对孩子的期盼引发过高要求,从而忽视了孩子“理所当然”做到的事,更不会把它们当成孩子取得进步的那一面。


理所当然的事,就是一个好的习惯

鼓励孩子的进步,关注孩子取得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为都给予肯定和鼓励,重点强调这些行为的重要性,把它固定下来变成一个好习惯,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养方式。

父母都希望孩子更高、更快、更强,变得更加优秀,往往注重那些“高光时刻”而忽视日常小事。所以,常常听到父母抱怨“总想着鼓励、肯定他的进步,但每天都很平常,怎么也找到值得赞扬的地方!”



但是只要用心想想,改变一下对孩子的思维习惯,不是把目光都聚焦于孩子的缺点上,与其强求“最好”不如用“美的眼睛”发现“日常的美好”。

例如,每天都上学,不管严寒酷暑、大风大雨,孩子都会背上沉甸甸的书包,急匆匆第奔向学校。间或偶有迟到或缺席,都会让孩子黯然神伤,变得闷闷不乐。

如果用习惯的眼光看待这件事,那么上学是孩子必须做的,迟到、请假都是不应该的;但眼睛眨一下,镜头切换一下,我们一定可以发现美好的地方,每天坚持上学,力争不迟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坚持”和“毅力”的表现吗?



当父母把孩子“理所当然”日常小事都摆出来,用严肃而认真的口吻对孩子说“每天坚持上学,不迟到不早退,真不容易啊!”

听到这些话,孩子会不会很开心?爸爸妈妈温暖的话语是不是会让他明天充满活力地走进学校?

稀疏平常的日子,上学、放学看似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只要父母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肯定会,必然会加深孩子的自我认知“我也很厉害的!”

那些自信、那些父母的爱足以支持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