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我想睡懒觉,不想上班
下面是同伴们的回应:
A:不想上班就别去了,辞职呗
B:不想上班的话,怎么挣钱养活自己?
C:你跟我说这个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你老板
D:我比你更困,更不想上班
E:我曾经也有你这样的想法,但是后来……,开始讲道理
F:你睡的太迟了吧,以后开始早点睡
G:是啊,每天早起确实很辛苦
最后一种是我们想听到的话,感觉到一种被理解被安慰。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惯性
1我是一个见识不凡的人,讲道理,充当老师的角色
2他的行为我不认同,充当警察的角色
3我应该多给他一点温暖,充当就居委会大妈的角色
4好玩,他的故事让我感兴趣,就在那深挖,充当记者的角色
5我要帮他摆平这个问题,充当管家的角色
6我要保护我自己,充当敌人的角色
例:小孩子摔倒了,在那哭
1哭什么哭,男孩子勇敢点!
2我就告诉过你,不要走那个不平的路,你偏不听
这样孩子的情绪就没有被看见,被接纳
3可以说:摔倒了很疼,是吗?
直面对方的情绪,看到对方的情绪,接纳他的情绪。
自己练习:
周五放学后,孩子对我说:好累呀
我:是呀,辛苦了一个星期,的确很累的。
孩子跟我说,妈,你这样说,我感觉到很舒服。
我偷笑。有时孩子们的抱怨牢骚,并不是在指责我们或者是表示他什么都不想干了,只是他的一种情绪,当他的情绪被我们看见接纳就完事了。
可周六孩子与父亲的对话,让我更加的看清了另一种形式,或者是说父子之战是怎么来的。
孩子:(望着桌子上的早餐)每天都这样,我都厌烦了
(孩子是在表达他的情绪)
爸爸:不想吃这,吃什么?我们小时候,这都是不敢想的!
(父亲感受到,这是孩子对他做的早餐的不满意的攻击,指责孩子挑食)
孩子:我怎么老生病呀?要不然我就和同学一起去外面吃了!(外面太辣,嗓子痛,没有去)别的同学身体怎么那么好?他们都出去吃了!
(孩子的这个情绪被父亲堵住了,于是转向另一个突破口,开始了自己攻击自己,埋怨自己身体差)
爸爸:现在是疫情,还是少出去吃为好!
(爸爸始终没有看到孩子的情绪)
并且我发现,当孩子的情绪没有被爸爸接纳的时候,或者是说他没有争辩过爸爸的时候,他就不停的转移到其它方面,如果总被爸爸给堵住,最终他会很生气,两人开始争吵。
再次感受到共情的魅力,再此领会到了接纳情绪的重要性,接纳的是他的情绪,而并不一定是接纳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