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这样的状态吗?翻开一本书计划认认真真看书,不一会大脑就神游去了,只是眼睛扫过文字,内容根本没读进去!拿起手机本来想查一篇前两天在公众号看的不错的学习资料,两个小时后发现自己还在刷朋友圈!学习一个知识点,自己反复给自己说我一定要记住这个,反而会忘记的最快!
经常我们会发现,我们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大脑好像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听自己的话,为什么大脑是一个不听话的器官?
今天我想从一本2010年出版的老书里面给你讲一个大脑的故事。这本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丹尼尔·T·威廉厄姆教授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作者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出发,告诉我们大脑经常不听话的原因,以及我们要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让大脑去适应和爱上学习。
(一)我们对大脑的误解
我们一直以来对大脑是有非常深的误解,我们总是默认我们的大脑是用来思考问题的,并且热爱思考。其实真相是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它真正的作用是在于使你避免思考,帮助你偷懒。
那我们每天上班要处理很多工作,我每天上学要写很多作业,如果不是依靠思考这些事情是怎么完成的呢?作者告诉我们需要处理一件事情时,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启用存在记忆深处的自动模式。
比如我们每天的上下班路线,如果没有公交车堵车,地铁停运、早上睡过了这样一些特殊情况,我们每一天都会按照同样的方式上下班。其实上班路线最正确解决方式是:查看当时交通状况(托百度地图的福),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上班路线组合设计,错过交通拥堵,最短时间回家或到达工作单位。这应该是最正确的方式,但是有几个人在生活中会采用这种方式上班呢?我们更多的时候完全依赖本能的记忆上下班。
那大脑既然是一个不爱思考只喜欢依靠记忆解决问题的器官,那为什么记忆对大脑来说那么困难?
(二)大脑是如何记住的
你想要记住未必记得住,你想要忘记的反而会记忆更加深刻,看起来在记忆这件事情,大脑依然是一个不听计划另有安排的家伙。
(1)专注是记忆的前提。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专注一定是记忆的前提。当你神游在课堂外的时候,不要说记住老师说的课堂内容了,老师点名叫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你可能都半天回不来神。想要记住的时候先要保持的就是专注,把注意力放在想要记忆的这个内容上。
(2)增加感情色彩会更容易记忆
自己婚礼的细节,很多人会记一辈子。学生时代你未必记得天天上课的老师,但是你会记得记最讨厌的老师。感情的注入会帮助记忆,所以试着给你想要记忆的内容赋予一定的感情,这回帮助你记住它。
(3)重复是记忆的不二法门
记忆就是为了对抗遗忘,关于遗忘最有名的研究结果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针对这条曲线,研究表明我们需要及时在很多关键记忆点去重复我们学到的知识,以确保知识不被遗忘。
(4)故事更容易被记住
听过的演讲你很难记住主题,但是你经常会记住演讲者讲的故事,尤其是优秀的演讲者大多都是讲故事高手。大脑根本就是个孩子啊,它就是喜欢有趣的事情,所以试着把自己需要记忆的内容故事化,会大大促进记忆。
(三)“教育”我们的大脑吧
看起来大脑真是一个又懒又不听话的孩子,那就像教育孩子一样“教育”我们的大脑吧。
(1)利用大脑的好奇心
大脑虽然是喜欢偷懒,但是别忘了大脑就像孩子,对一切都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促使大脑去思考和学习的原动力,所以要时时刻刻维持住大脑这份好奇心。
(2)刻意练习
题海战术真是一个糟糕的战术,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却是高效有用的战术,对大脑也是这样,虽然反复训练可能会让大脑厌倦,但是掌握好节奏和训练的方式,大脑依然可以接受。只有通过刻意练习让大脑习惯一些学习的节奏,当然别它练太狠了。
(3)多看多读,拓宽知识面
大脑不会凭空就学会什么知识或者技能,所有的记忆和学习都是依靠新旧知识的链接才能够完成。所以没事了多读书多了解各方面的资讯,当知识面很宽的时候,在你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就更容易让新旧产生链接,大脑也会因此激发出热情。
看诗词大会的时候,遇到你熟悉或者听说过的诗句你就莫名的小激动就是这个道理。大脑就是喜欢自己已经存在记忆里的内容啊,因为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它总是依靠记忆工作,不是吗?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虽然从书名看起来是一本教育方面的书籍,作者的本意也是写给教师的一本书。
其实是非常适合每一个人都去阅读一下,这是一本认知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它揭示了很多大脑的秘密。从大脑的一些基本原理,帮助我们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大脑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最重要的器官,也是绝对管理我们的器官,如果我们对它全然无知,那岂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_^我是分隔符…………………………
我在大女儿小学的前几年我的主要精力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中高年级段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寻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这是我才开始摸索的一件事情,针对孩子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学习办法,“有教无类”是学校的责任,“因材施教”是每一个父母的担当。
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这件事情需要很多人一起做。
如果你也愿意和我一起试一试,一起讨论,甚至给我分享你的办法,你可以扫下面的二维码加我的微信,或者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一起努力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