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所著,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强调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
该书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下面来看看“积善之方”中的经典语句:
1.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jiù)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zhòu)发,阴阳之际微矣(yǐ)哉
何谓阴阳:什么是是阴和阳呢?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凡是做善事却要别人知道,那就是阳善;做善事不让人知道,那就是积累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积累阴德,上天会有福报;拥有阳善,会享受世间的名声。
梁武帝见到达摩祖师,自我夸耀:大师,我建造了很多的寺庙,印送抄写了很多佛经,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供养了众多僧尼;请问大师,我所做的功德如何呢?
达摩祖师只回答了4个字:无有功德。
梁武帝确实为佛教做了很多贡献,南朝四百八十寺,但全部都是阳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为了歌功颂德;对于“阴德”的标准来说,却是“无有功德”。
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名声,就是一种福报;名声也是造物主所忌讳的。名声大,不见得是好事儿,遭人眼红,遭人嫉妒,遭人暗算。
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世上享有盛名,却名不副实的人,常常会遭到意外的横祸。
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那些没有过错却无辜背负恶名的人,子孙后代却往往能飞黄腾达;阴阳之间的关系实在太微妙了。
2.何谓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lián),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何谓是非:什么叫是和非呢?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鲁国法令规定,鲁国人如果能从别国诸侯那里,把被俘虏过去做奴仆的人赎回来,都可以得到官府赏金。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子贡把被俘虏的人赎回来,却没有接受官府的赏金。
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孔子听到以后便不高兴地说,子贡做的不对。
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凡是圣人做事,目的是要移风易俗;这样,好的教化才可以普及百姓,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去做事。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现在鲁国富人少,而穷人多;子贡做法就表示领了赏金就是不廉洁的人,那么谁还愿意去赎人呢?
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恐怕从今往后,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3.何谓偏正?昔吕文懿(yì)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lì)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yú)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何谓偏正:什么是偏和正呢?
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从前吕先生刚刚辞去宰相的职位,回到故乡,当时天下人都非常敬仰他,就像对待泰山和北斗星一样。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有一个乡下人喝醉后辱骂他;吕先生不为所动,并对他的仆人说:不要和喝醉酒的人计较,关了门来避开他。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过了一年,那个人因犯了死罪而被捕入狱。
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吕先生才懊悔地说:假如当时稍微与他计较一下,送到官府惩治一番,便可以通过小小的惩罚让他有所戒惧。这点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醉酒的人,完全是活该,自作自受。吕公的胸怀显然更为宽广,他自己被辱骂,依然想着能拉这个醉汉一把。
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我当时只考虑心存仁厚,没有想到反而纵容了他的恶习,以至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这就是以行善之心却做了不善的事情。
4.何谓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曰:商罪贯盈,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何谓半满:什么叫半满呢?
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如果不积累善心,就不能成名;如果不积累恶行,就不会造成杀身之祸。
书曰:商罪贯盈,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商纣王恶贯满盈,就像装东西一样,罪行积累太多,早晚自食其果。
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勤奋地去积累,就是“满”;懈怠而不去积累,就是“不满”。
此一说也:这就是半和满的一种说法。
“积善之方”通过例举大量事例,说明积累善行的道理;对于什么是真善,什么是至善做了充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