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都曾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学生明明会这道题,却不愿意举手回答?”是什么原因,让表现欲很强的少年儿童在课堂上竟变成了沉默寡言的局外人呢?我想,可能有这几方面的原因吧:
一、学生总是没有表达机会
如果老师的课堂是满堂灌的,那么学生自然不可能有表达的机会。要知道,表达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是需要训练的,是需要有大量实践才能得到提升的。如果老师在平时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少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却期待上公开课时学生能给出亮眼的回答,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为学生创造大量能够自由表达的机会,让他们经历自由表达的美好瞬间,让他们经历勇敢说出所思所想的成功体验,这样学生回答问题、表达想法的积极性也就自然提升了。
二、学生怕出错
怕出错是大部分学生不敢回答问题的真正原因。试想,一个学生曾经因为自己不够准确或者不够令人满意的表达而遭到过老师不好的反馈,自然会将刚刚萌生的表达自信和表达欲收藏起来。你再想让他主动表达,自然难上加难。归根结底,怕出错其实就是因为身边的容错环境不够友好,作为老师,如果我们能够对孩子宽容一点,保证孩子回答问题、表达想法的安全性,让他们无所顾忌的说出所思所想而不用思考说错的后果,那么一定会有更多孩子加入到积极表达的行列中吧。
所以,努力调整,敢于改变,尽量让孩子能够在一个自由而安全的环境下自由表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