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读书笔记。
阅读书本目录及子标题,了解并描述本书整体结构。
本书重点讲的就是依恋。
它的题目以及第一章都是围绕着主题“依恋”展开,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贯穿始终是研究人类依恋的历史。来龙去脉以及变化。和四位研究者的历史,以及他们怎样看待依恋这个主题。
第1部。 Bowl by和他的研究者们对依恋理论的研究。
前人对依恋理论的研究成果。他们各自的看法。
第2部讲的是依恋关系的自我发展。我猜想是依恋关系现今最先进的理论吧。
在序言中,作者回答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要给读者呈现什么样的内容?
在他内心始终萦绕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心理治疗如何让人们发生改变的,是什么促使人改变,总结出其中规律。
约翰鲍比与同时代精神分析同辈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在哪里?你如何看待他这种视角转变所带来的意义和影响?
不同在鲍比把依恋放在人类发展的核心,做主线研究。
精分界,将性和攻击驱力,放在人类发展的核心。(一个是以依恋为研究核心,一个是以性和攻击力为中心)
鲍比更把治疗是放在实现实的基础上。
鲍比:好像治疗师像一个母亲,与治疗者重新把养育的过程经历一遍。并且是从观察儿童成长实验和真实数据,运用到对患者的治疗方式。
以扎扎实实来源于实证的科学方法在做事。
不以哪个大师的名声和影响力,考量依据,而是以真实有效为重心。这是看事实本质。敢于坚持自己,就像邓爷爷说: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意义和影响。
答:将最有效的最高端的这种研究理论以书籍的方式来普及,对治疗师来说是最有帮助,最切合实际,
通过这本 专业的工具书指导,我们不必再费心思去各自琢磨,推敲。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取前人给我们的营养。为我们普通的治疗师所用。非常感谢这位大师,惠及更多的治疗者。
第一章:
P2-3/P11/P13:依恋理论依循怎样的轴线发展的,这些关键人物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试着描述这一过程
(4个人的贡献)
鲍比:意识到依恋是生物的必要性。婴儿必须适应照看者,有什么样的照看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模式。
马丽贡献了:非言语沟通的品质重要性。
梅因说明了,非言语互动的关键性。个人否能产生安全依恋以及心理复原力和他从体验中得到反思认知有关。
它可以用来处理信息和心理表征及规则。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的思考和感受。
生物因素控制的非言语互动,在婴幼儿期可以保存为用来处理信息的心理标准和规则。
P3:如何理解患者对治疗师的依恋关系是基础和首要的,它对治愈而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答:它相当于给患者一个安全的基地。只有当他感到安全了,才敢于去探索发展自己和尝试改变。
P4-P10:其余发挥治愈的重要因子还有哪些?试着简单描述它(以标题所划分的)
答:因为它的模式依恋模式是前言语期形成,这都是经过他因在幼小时的体验而成。
想要让他改变,患者也需要将他这些在潜意识里不能表述出来的东西意识化。患者体验了和意识了,再了解自己体验的方法。
用抵达到他前语言期是了解患者体验的方法。
反思就是让自己潜意识意识化。整合自己以前被否认的体验,培养出一个更安全的自我感。
第二章:
P14-15:依恋行为系统由哪3种行为类型组成?什么是可获得性?结合生活观察及经验进一步体会和说明。
(DEEP:试着思考这3种需求与自体客体需要之间的重叠和联系)
答:1.寻求、监测,保持亲近。
什么是依恋行为系统?
依恋是人类社会情感最早发生的情感体验,依恋行为是个体在危险或威胁情境下向依恋对象寻求保护和安慰的行为,作为个体先天就具有的行为系统,依恋关系到个体一生的发展,尤其是社会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进而影响个体的幸福感水平。
2.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使用。由此出发去对外界尝试。
3.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面对危险情境,受到惊吓时逃向此处。
遇到挫折可以在此躲避风险。休养生息。
P19-23:陌生情境实验是如何进行的,这个实验带来了哪些重要发现?
妈妈和婴儿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在三种不同的情景里观察表现,1.妈妈在,2.妈妈离开,3.妈妈回来与孩子重聚。由陌生人观察。实验目的是想要研究身处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在、分离时触发他的依恋行为。
被评定为安全型婴儿的行为与预测相同。但是同时发现另外一类不安全的婴儿他们放弃了与母亲连接,整个过程不停的探索被称为回避型,还有另一部分婴儿不去探索只选择链接母亲,情绪低落,妈妈回来后还很难被抚慰,他们很愤怒,这些婴儿被称为矛盾性。
P23-31:①四种依恋类型的婴儿分别有什么样的表现?其所对应的母亲又具备怎样的行为
答:安全型婴儿有能力平衡探索周围环境和不安时寻求安慰,显示出灵活能力。
在重聚的时候反映更能表明依恋是安全型还是不安全型?分离时他也会痛苦,当母亲回来时重聚时,也会容易得到安慰。然后继续玩耍。
回避型依恋。
看上去是莫不关心,母亲回来离开都无动于衷。很容易被人错误理解为是平静。
婴儿表面上的冷漠实质是依恋行为的缺失。是防御性的适应,是绝望放弃了的表现。
矛盾型依恋
爱因斯沃斯甄别出两种矛盾型婴儿。
一种是生气,另外一种是被动。两种都表现为母亲离开时有淹没性的悲伤。
重聚后生气型的反应是表达要跟母亲连接、拒绝之间来回摇摆。
被动型婴儿看上去是胆怯,含蓄的向母亲求安慰。好像是被无助悲苦压倒。而无法接近母亲。这些婴儿一直在寻找一个缺失的母亲。
矛盾型婴儿的母亲他与孩子的互动质量不稳定。对孩子发出的信号不敏感。孩子抑制了自己的探索行为。
婴儿和照看者之间的沟通品质最为重要。婴儿表达自己需要安慰,重聚时需要抚慰。并且之后需要继续玩耍。母亲能精确的解读这些非言语线索。并做相应的反应,随机应变的回应婴儿的需求。
实际上在说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我能回应你的需要。
不安全的双方关系中沟通品质就不一样。分离时婴儿无法表达明显的痛苦。回避型婴儿是抑制需求。不会表现出亲近的欲望。
矛盾型截然相反,是放大了依恋的表达。要么。过分担心母亲的分离。重聚时又得到的安慰过少。
他是用这种浓烈的方式想要获得更多的母亲情绪依恋的表达。
混乱型依恋。依恋对象即被认定是安全的,又是矛盾危险的时候,就会出现混乱型依恋。既有亲近又有回逃避的两种冲动。形成两难境地。
第3章34页
鲍比有两项贡献
一、依恋是一个独特有生物基础的。同时是基本是一种行为/动机系统。
二、依恋系统功能中的个体差异必然和个体对待自我和他人的内部工作模型相关。
对于像克莱因学派认为内化的客体关系和想象是从儿童内心发生出来的。
这和她认为儿童是从真实的人实际活动中产生的。这种更符合现实。
这和我们的演化论,有一定的类似之处。孩子也就是生命体在最初他会尝试各种方法去寻求依恋,在互动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他会总结哪种最好,慢慢形成一种模式。用它来应对将来和现在。这样能够更完满安全胜任的方式来处理自己面临的危机情况。
婴儿与客体关系,他发出了他的行为。(抓、吸引和击打客体)他不仅获得了物质世界的知识,而且还了解了自己的影响力。这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环境是活的,孩子是一个鲜活的。他们彼此不只是一个静态的存在。
而影响这个模型,最关键的是它形成的观念。
依恋对象是温暖的还是冷漠的,在哪里能够找到他们发出什么样的邀请,可以得到他们的回应。以及他会期待,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
36页。第2行。
最能发挥功能的依恋模式是那些能够工作的模式。
而下一部分说那些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倾向于刻板保守。
不明白这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是一个人他对外界安全的一部分才能够工作,而他保守的那一部分,始终会坚持自己守旧的那一面。还是那些只有安全依恋的人,可以做改变而回避型依恋的人。会拒绝改变?
安全依恋是灵活,而保守或者回避型的。他们有稳定的应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