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出生在乡下,小时候的我,想在回想起来,真的印象很少,或者说很片面。
自认为小时候的我,每天总是嘻嘻哈哈,不去记事,就知道玩。
但我特别听话,我听话着去上学,去完成老师的作业。我写作业速度特别快,但字体嘛,至今感觉拿不出手。
爸爸妈妈让我去上学,我就去,也不闹。但关于成绩,没人关心,我自己也不会去关心,可能就是出成绩的时候会担心害怕,但出来不到两天,就再也没人会在意我的成绩。
平时周末,也是各种去玩,钓鱼、和小伙伴一起玩沙包、跳绳感觉都是常态化的伴随我小学的结束。
寒暑假我过的也是很充足,没有什么补习班,只有去哪里玩,去谁家打游戏,去哪里钓鱼,去什么山上奔跑。
就这样,我的小学伴随我的童年结束了。
原来,我从小就不喜欢好斗,不会去关注成绩,不善于争。(我的片面记忆)
(2)
进入初中,一切都是一个新的天地。
虽然离我的小学不到一站距离,离我家不到500米的距离,但一切的改变对于我来说都太大了。
首先是人,他特别多的。我小学我们六年级也就才20人啊。到了初中,我们初一,五个班,一个班60人。我哪见过这场面啊。开学的第一天就乖乖的坐在角落,等待开学安排。
我也不知道我怎么过的,总之还是一样,成绩好像始终与我不沾边,我也不去记,也没人去记我成绩。
我认识了新的小伙伴,吃上了食堂的饭,学会了上网,看过打架,上着初中课程。
来到初三,我被分到一班,所谓的重点班,考考中的班,但对于我来说,一切都好像差不多,就是学习氛围紧张了一些,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在一班好好学习,对于考高中的概念处于零。
可能和上小学一样,想着小学上完就上初中,初中上完就上高中。但,我高中没考上,分数出来后还傻呵呵和同学乐着聊着,填报志愿还和同学乐着聊着,当去了一个私立高中得知很不好的学校,我才知道我不能在上学了。
晚上回去,抱头痛哭。那是人生第一次感觉到特别特别的委屈和难受,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怎么他们都去高中了,而我因为分数不够,缺只能待在家里。我第一次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好在还有转机,那时候的初中,还可以复读,在念一年,重新中考。
复读的那一年,我15岁,人生懵懂年龄,山寨手机盛行时机,借助手机,我用中二的方式度过了复读的那一年,成绩依旧一般,但好在有学上,成功考入区内第二高中。
复读的那一年,我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思考。(没啥用,最后才理解到,错的不是这个世界,错的是我片面的认识)
很感谢选择复读那一年的我,因为我没去复读,就没有了后面的高三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