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意志力。
1、意志力是非常不可靠的,你越强调它,越依赖它,你中途放弃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意志力总有可以承受的极限,就像一根已经绷得很紧的绳子,若是再用力的话,随时都会绷断。
2、如果我能长期坚持去做一件事,一定是这件事带给我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超过了我的所有付出,一定是这件事日日夜夜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欲罢不能,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
二、关于兴趣。
1、两个死循环:
1)了解不够导致兴趣不足,而兴趣不足又无法加深对它的了解。
2)了解不足而判断失误,而判断失误又妨碍了深入了解。
2、破解方法。
1)放弃对“兴趣”的执念,不把“兴趣”作为做事的先决条件。这并不是说不再追求兴趣或者忽视兴趣的重要性,而是调整一下顺序,不再是要求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比如宁可傻一点、笨一点,去做一些并不特别喜欢但看上去又富有挑战的事,或者去做一些少有人做但又看上去很有意义的事,并且咬咬牙,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就能把死循环的闭环打破。
2)尽量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不只用冰冷的理性,更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以读书为例,把生活的乐趣融入到读书的乐趣中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增加互动,变单向的信息流动为双向的信息演绎,或者变纯粹的知识获取为技能上的操练。
比如冯唐读史书,读的时候假想自己就是那一朝那一代的皇帝,只要书中一出现大臣在殿上上奏的内容就停下来,遮住书页,想想自己会做什么样的决定,然后再和书上的记述相对照。这种互动性的阅读把被动、单向的知识接收变成了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在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上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读书法。
3、自主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出兴趣。
1)钻研的过程中如果处处掣肘、束缚太多,那么即便起初兴致盎然,这种激情也可能被慢慢磨掉,而如果自己施展腾挪的空间比较大,比如自行把控方向和进度,那么即便开始兴味索然,之后兴趣也可能一点点生长出来。
2)阻碍我们自主探索的一个障碍是,我们把一些过来人似是而非的“经验”当作教条,自己束缚住了手脚。这通常发生在新手身上。而经验丰富的人则知道,再看似有理的教条也只是某些情境下适用,并没有非此不可的道理。
三、结论。
要想一点也不痛苦地坚持做下去,不需要意志力拖着你走,你自己就勇往直前,奔得很远的方法是,做一件事的时候:
1、先不去问有没有兴趣,而是先做起来;
2、而且很投入、很专注地做,
3、并懂得如何把一件单向的事变得双向,把一件被动的事变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