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家的男孩子大学毕业两年了,专业是大数据,害怕终身当码农脱发、猝死。毕业后一直不应聘和专业相关的岗位。当然了,他自身也有些病症,注意力无法长期保持集中,经常犯瞌睡。身体素质远低于同龄人。
起初在家备考,目标直指市区事业编。信誓旦旦英姿勃发的样子让我觉得他非池中之物。它日一定能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现实残酷的让他欲哭无泪。可供选择的岗位不多,这两年越来越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选择进入体制内。把门槛提的水涨船高。考了两年都名落孙山。
过渡时期他曾到女友所在的城市,半工半读。女友已经顺利进入了通道内,没有嫌弃他目前一事无成。他在水厂找了个质检的工作,勉强养活自己。水厂的工作一眼望到头的重复、简单。整天和四五十岁的阿姨们待在一起,年轻人的活力都没处施展。下了工赶紧跟女友享受甜蜜生活或者学习备考。普通人很难有毅力可以在工作的前提下,还能心无旁骛的学习。
周围一旦有考试信息,他立马报名参加,没有一次成功上岸。水厂的工作,让他意识到半工半读不可行,要想成功,必须静心、专心。于是他回了老家。降低期待值,选择备考县城的事业编。整日除了三餐时间出房门,其余时间一直待在房中。大家都以为这把稳了!妥妥的可以上岸。毕竟从小到大,他的学习成绩确实优异,属于聪明类型。如果不是生了场病,留下了后遗症,学习成绩只会更好。
天不遂人愿。县城招收88个名额,报名了1万多人。陪跑的大军浩浩荡荡,多的是蓄势待发的人。一个个都如暗夜里的狼,身形矫健,泛着绿光,耳朵时时刻刻竖起来。警惕着周围的一举一动,看着漫不经心,实则假寐迷惑。一旦瞅准时机,扑腾起身子,一跃而起,爪子锋利冒着寒光。稳准狠且快的速度一击即中。再狡猾的猎物也逃不出它的手心。
人怎么能争过狼呢?出人意料,他再一次落榜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把他拍在了沙滩上。成绩不仅比不过同龄人,年纪比他大的人也碾压他。他报考的岗位只要一个人,等于只用和第一名赛跑就可以了。其余都是凑数。他和第一名差了13分。大跌眼镜呀,难道是他不够努力?还是别人过于优秀?
好在他心态极好,从不内耗自己。面对名落孙山的打击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反而乐呵呵的摇摇头,笑一笑说一句:“不好弄。”真是心宽体胖呀!倒省了我们的安慰。
在家里一直吃白饭,过意不去。他就在小县城里又找了份工作,想着先自力更生。到移动公司当客服。这个公司并不是正规,官方的移动营业厅。只是外包的一个办事点。工作人员都是没文化,年纪小的未婚男女。整天困在鸟笼子里,随手接听电话等着挨骂,昧心的微笑已经让他很难再笑了。
前三个月都是试用期,工资只有1500元。正规单位的福利待遇通通没有。就连在过年也得加班,且没有加班工资。我们都在阖家欢乐的时候,他在鸟笼子里,微笑着挨骂。一挨就是挨到半夜十一点半。年关,同事纷纷辞职,招不来人。就把他们剩下的劳动力,一个当两个使唤。
廉价的劳动力,就是把人当驴使唤。
这个工作也干不下去,他想到了辞职。完全没有下一步的计划。
如果是他不够努力,作为亲戚我一定会批评他好高骛远。
如果是他学习差,我一定会指责他不该一直求学。在河南的理科生努力考上了二本院校,含金量,我知道有多高。
后来,他忍不住像社会低头。为了一日三餐甘愿选一条不情愿的路。以身体为代价也不后退的路。可是,就连这样的路也不让他走,容不下他的脚印。
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几年,连个合适的工作都没有。我们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就是以出人头地为目标。以为考上理想的大学,从此就一帆风顺。光宗耀祖,过上富裕的生活,再也不用为生计奔波。这样的思想,荼毒了多少年轻人?学习的初心从来都不该这么功利。
当年轻人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丰盈了自己的翅膀,回过头一看。却没有任何一片天地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谁该为此吞下苦果?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精神文化不匹配,不均衡的时刻,还是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