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当前的大热,时不时地唤起那些被一遍遍讨论的话题,例如AI会不会让人们大批地失业?AI将把人类带向何方?人类的终局会败给AI吗?你可以不了解李飞飞,但你不能不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天这本书可以为你带来两个方面的收获,一是带你走近一位知名华裔AI女科学家的世界,这是李飞飞的个人自传,写得相当精彩,不少人读后感慨说:它打破了自己对于女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二是带你从内部人的视角,去回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作者流淌在书中的鲜活记忆,展现了这段历史跌宕起伏之中,那些关键节点上不为人知的细节。
我第一次了解李飞飞,是在2015年。那年3月,她的TED演讲被许多人看过,题目是《我们如何教计算机看懂图像》,这位理工科学者身着花色小洋装裙的形象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再次关注到李飞飞,是2017年她从学界变身大厂高管,成为Google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这是为数不多的,处在AI科技的风口,打破了产学壁垒的女科学家。我意识到她必定有过人之处,但那时对于她的了解仅限于博士论坛的小众圈子,她的形象被流传为一个目标性极强、严苛直白、势头正猛的学界大拿。网上也有一些零星的报道,将她塑造为励志榜样,15岁随父母移民美国,从中餐厅打工妹逆袭藤校,23岁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华尔街,投身西藏研究藏药,29岁加州理工博士毕业,36岁晋升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45岁成为美国三院院士。嗯,又是一个学霸养成系的故事。今年最新的报道中,在创投媒体上看到她创业了,已融完种子轮,有种众星捧月的感觉。直到《我看见的世界》这本书的出现,着实刷新了我对李飞飞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