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时候开始认识到王潇,那时候就把王潇当作了榜样,模仿了3年,但是之后生活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我开始了质疑,模仿榜样真的有用吗?当然也跟我底子太薄有关。
2016年又发现了笑来老师,接着又把笑来老师当作榜样,又开始模仿,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就是张口闭口李笑来说了什么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样。直到那天大姐和我闲聊中说到,你怎么老是那么盲目的崇拜这个、崇拜那个,前几年动不动就提王潇,这几年动不动就提李笑来的?
这一下给我提了个醒,在我心里榜样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为什么跟随了那么多年榜样我的生活还是没有发生变化,为此真要好好反思了,后来我查了一些资料,就是那些最后跟随榜样改变了人生的人对榜样的看法。
查理·芒格最著名的身份是“奥马哈圣人”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会副主席——主席当然是沃伦·巴菲特。他是一个前律师、结过两次婚的84岁(马上85岁)老头、8个孩子的父亲、世界上最有钱的书呆子、好为人师的业余哲学家、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 以及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仰慕者——“我曾经试图用很傻的方式来模仿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生。42岁的时候,富兰克林退出商界,更专注于当一个作家、政治家、慈善家、发明家以及科学家。那也是我为什么将自己的兴趣从商界转移出来的原因。”查理·芒格这样说。
王潇有一个对她影响极深的榜样,香港老一辈的著名作家、商界名流梁凤仪。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出书,登上畅销书榜,这是榜样梁凤仪的人生传奇。而现在,这些经历也真实地“复刻”在了王潇的人生里。
这些把榜样当作模仿对象的人不是都成功了吗?怎么会这样呢?
后来我想那笑来老师会不会也有榜样呢?在《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里我找到了下面这段话:
曾经,我也好像需要榜样的激励,后来放弃了。如果把榜样比作好书,理由就清晰了:
①好书永远存在;
②经典书籍永远不止一本;
③经典书籍也有可能被颠覆的可能;
④新的好书永远源源不断;
⑤众多好书都各有千秋……
同样的道理,
①榜样永远存在;
②值得当作榜样的人其实有很多;
③曾经的榜样,很可能被颠覆,实际上经常被颠覆;
④新的榜样永远远远不断;
即便是普通人,若是我买了一本书,在里面学到哪怕一点东西就觉得已经很值了,那么我看到一个优秀的人,只需要从他身上学会一点点就已经很值了,不是吗?既然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我又何必把谁当作榜样?既然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为什么要认为这个值得作为榜样,那个却不能?—— 难道最终我要被“装得更好的那个人”蒙蔽吗?
“被装得最好的那个人蒙蔽”,是寻求单一榜样的最可怕后果。
再后来,我就想,其实真的没必要找什么榜样了,因为之前需要“榜样”是为了追赶和超越,可现在,我们是确定、确信自己只要不死就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人,榜样的意义并不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越发地明白,完美无缺的榜样,只存在于信息流动不畅通的时代里,不是吗?常常各有千秋……
看完这段话后,我理清了思路,第一榜样不能单一,第二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会去学习任何人的优点。
最后,对为什么没有改变生活这事,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也很清楚:生活没有随之改变,就是没学会、没学好 —— 因为只有践行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手段。我们不需要榜样,我们要成为他人的榜样。”
我其实模仿榜样学习这么多年,模仿榜样本身不一定会成功,但习得一项技能会,要是生活还没发生变化,是因为这项技能没学会没学好,我跟着王潇就学了一个技能就是健身,但是现在还没学会和学好,所以现在两项技能同时学(英语和健身)这次要学会学好,衡量标准也知道了就看能改变生活不能,不能就是没学好,这个循环会成为一个内在的推动力,等我未来实践的结果吧。
今天的反思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