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说过星期六带我去公园玩的,今天又不带,你骗人”。妈妈无奈的说:“可是老板昨天说这周六要加班,妈妈也是没有办法”。听了妈妈的话,孩子顿时情绪失控,“你骗人,我就要去公园玩”。妈妈也瞬间情绪崩溃:“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无理取闹?”这种场景大家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遇到类似和孩子的矛盾,家长要么把原因归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要么指责孩子无理取闹。遇到类似的矛盾,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安心的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问题。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从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自我调整六个角度,道出了P.E.T.父母效能训练的精髓。
因为不越界,所以他人能够感受到尊重;因为不评判,所以他人愿意敞开;因为无伤害,我们会带着爱来与与他人、与世界相处。
本书作者安心,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资深督导,T.E.T.教师效能训练课程中国督导,Y.E.T青少年效能训练课程中国督导。她深耕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十余年,,作为国内家庭教育的标杆性人物之一,培训了近千名P.E.T.(效能沟通)讲师。
不越界的关键是界定谁处在问题区,谁是需要帮助的人。谁的需求未被满足,谁有情绪,谁就处在问题区,而不是以谁对谁错做为评判的标准。
比如孩子在客厅看电视,你在卧室睡午觉,孩子看电视的声音太大,影响你休息了,此时处于问题区的是家长,而不是孩子,因为家长需要安静休息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引起了家长的情绪。
遇到类似情景时,大多数父母的做法是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不懂得体贴父母?”或者命令孩子把电视的声音开小一点。而此时孩子因为被指责,情绪被激发,可能也会被带入问题区。
那么,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怎样的呢?家长可以向孩子发面质性我信息,告诉孩子,宝宝,你看电视的声音太大,影响到我休息了,我需要安静的休息环境。孩子就有机会去了解到说,当我这么做的时候,别人会有这样的感觉。所以他也会去调整他的行为。
如果是孩子遇到麻烦了,那我们就是一个协助者。如果说我遇到麻烦了,那我就要为自己负起责任来,去很一致地去表达。然后这个表达不是说,你怎么不好了,这个表达是说此刻我发生什么了。这就是不越界。
不评判就是从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出发,从真相出发,给予孩子接纳和允许。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哪怕是父母认为不合理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我们太容易掉进评判的习惯中,用好与不好或是乖与不乖来评判孩子。
孩子打碎一只碗,可能得到的是劈头盖脸的责备,而如果是大人打破一只碗,可能你只会说“小心哦”。
孩子胃口不好,不想吃饭,也会招致大人的一番威逼利诱,而打人胃口不好不想吃饭则无所谓。
尊重孩子,有时只是简单的不评判孩子,像给予大人允许一样,给予孩子接纳和允许,不把孩子当做不听话的小孩看待。
当孩子说不去上学,不想练琴,不想去兴趣班时,实际上是孩子进入问题区,孩子需要的是大人的倾听和陪伴,而不是指责和讲道理。当孩子被倾听和看见后,他们通常会自己重新做出选择,走出问题区。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中,因为妈妈倾听和陪伴孩子,孩子自己走出问题区的例子不胜枚举。沟通中最重要的是不评判。因为评判会激发别人的防御和情绪,使他进入问题区,而处于情绪区的孩子无法听进去家长的任何话。当我们停止评判的时候,可以看到更多的真相。让一个人发生改变的不是评判,而是接纳和允许。
无伤害的本质是沟通,而不是攻击。
绝大部分人在与人沟通时,总是自带矛与盾,即自带攻击与防备。我们习惯性的行为和语言充满了攻击性:“你真笨”“你错了”“你看别人家的老公”……
同时,我们也充满了防备,一旦别人对我们说这些话时,马上会激起我们的防御,回复一句“你才笨”“你看看别人家的老婆怎么样”。
我们随身带着的矛和盾,自带杀伤力。那么怎样可以做到无伤害的表达呢?这就需要我们把语言中的攻击性去掉,把“你”改成“我”,把“评判标签”改成行为,把“指责”改成“感受及影响”。
比如说,一个丈夫回家很晚,每天晚上都是十一点半回家,还一身酒气,这时候老婆肯定很生气。那如果是我们平常的沟通方法,这个老婆会说,你还知道回来呀,你干嘛不死在外面呢?当你说“你干嘛不死在外面”的时候,你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吗?没有,你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无伤害的沟通也就是非暴力沟通的核心就是,当一个人觉得情绪受伤的时候,无论是你还是对方觉得情绪受伤的时候,都是因为你们的某一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去寻找这个需求,而不是发泄情绪。因为情绪是最要命的双刃剑,情绪这个话说出去是很痛快,让你觉得很爽,你干嘛不死在外面呢?但是问题是这个双刃剑也会伤害到你,你提醒你老公了,你老公说,对啊,我干嘛不死在外面呢?我干嘛死在家里边?所以过两天他就不回来了。这样暴力沟通的方法经常会导致生活变得一团糟,越来越糟糕,所以你要去寻找需求。
因此,常用不伤害的沟通,第一句话首先说出一个事实:老公,这一个星期里面,你有五天都是十一点钟以后才回来,而且身上都有酒味。这是事实吧?只说事实,不要加入更多的评判。第二句话讲出自己的感受:我觉得特别难过,我觉得很伤心,或者我觉得很失落。这都是感受,讲出你的感受。第三步讲为什么: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家像一个家,我希望我们的家不像一个旅馆,然后大家能够在一起,能够一块儿吃晚饭,能够一块儿聊聊天,这样才是家的感觉。讲出你的这个原因。然后第四步,讲出一个清晰明确的要求。我希望你能够以后每周有三天都在八点钟以前回来,咱们可以一块儿吃顿饭,你觉得怎么样?当一个老婆能够用这样的方法跟老公沟通的时候,这个家里边吵架的概率就会低很多。
当我们愿意放下攻击,带着爱,就有可能转角遇见爱。
凯蒂说,暴力只会教导暴力,焦虑教导焦虑,而平安则教导平安。真正的无伤害的沟通,没有攻击,没有伤害,只有爱。
有人群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矛盾和冲突。矛盾冲突不只孩子们会有,大人之间也经常会发生。
当和别人发生矛盾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首先,要弄清楚是谁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谁有情绪,谁处在问题区。比如孩子看电视打扰家长休息,处于问题区的是家长,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像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比如向孩子表达我需要安静休息的需求,不能安静休息我会很烦。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挑战他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在向别人表达的时候,表达的是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不能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判,做到无伤害的沟通。
相信我们在面对冲突时,如果能够做到不越界,不批判,无伤害的沟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