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 第14章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里仁》篇,先恭诵第14章——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一个立志要做君子的人,不必担心自己没有职位,要担心的是自己有什么德行、什么才能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不必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要担心自己有什么才德值得让人知道。”

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类似的话孔子还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总之一句话,君子不要担心外面的名、位,要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与名位相匹配的德行才干。

这个道理好像不难理解,很多人也都知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可是孔子为什么还反复告诫呢?反思对照一下,我们自己每天真正担心的是什么?是不是我怎么才能晋升?我怎么才能挣到大钱?我怎么才能有大房子?我孩子怎么才能进清华北大?乃至我怎么才能成为网红?我怎么才能说服客户?我怎么才能拿下这个订单?

好像我们很少担心自己的德行有没有增长?自己有没有每天做善行?自己有没有认真修改过失?自己有没有将所学去练习实践?

反思一下后,是不是发现自己真正担心的还是外在的财富、地位和名声,很自然地就站到了孔子的对立面。可见这个道理可能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轻易就懂了。

王阳明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们还是要耐下心来,仔细思维,特别是对照自己的身心,努力将孔子的教诲去练习、去实践。

北宋大儒程颐对此章注释说,“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孔子讲“君子求诸己”,孟子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可见,从自己内在寻找解决之道是儒家的一贯的原则。那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我们面对的林林总总的事情,从是否可控的角度,我们周围所有的事情可以分为四种:

如果画一个同心圆,圆外面是我不可控不可影响也不关心的事情,比如现在非洲某地在停电,这个世界大部分的事情对于我们个人都是如此;   

进到圆里面最外一圈,是我不可控不可影响,但是需要关注的事情,比如中美贸易战等,虽然我不可控不可影响,但我需要关注,因为这类事情会影响到我的工作生活;

再进到里面的一圈,是我不可控,但可影响的事情,比如客户的选择、孩子的成绩等,我不能完全掌控,但是我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最里面的小圆就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比如我自己的思考、语言和行为等,虽然在极端情况下也会有一些失控,可大体说来这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

这就是可控圈模型对于圆外面的事情,因为既不可控不可影响又不关注,就先不去管它;对于最外圈的事情,适当关注就好,由于不可控又不可影响,过分关注只会徒增焦虑和不安,而且将我们宝贵的精力和注意力白白消耗了;对于中间一圈的事情,虽然可以影响,但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此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对这类事情的影响力,怎么提升影响力呢?这就回到了最里面的圆,自己可控的事情

当我们不断将自己可控的事情处理好,我们的能力就会不断扩大,里面的圆也就扩大了;相应的我们的影响力也就自然扩大,中间的圆圈,乃至外面的圆圈部分都会随之扩大。

以儒家的观点看待这个过程,就是《大学》中所说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对我们个人来说,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都是自己可控的,齐家是不可控但可影响的,治国、平天下是不可控不可影响的,甚至有一些是不关注的,但是随着我们个人可控部分的不断进步,我们对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影响力都会不断提升,这就是儒家修身济世的成长之道

从孔子的一生来看,作为一介布衣,他自十五志于学,一生不断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我担忧的是自己的德行有没有修养,自己的所学有没有实践,听到该做的有没有去做,明知不对的有没有去改善,可见他将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可控的事情上,如此,他的德行才干达到令人无限景仰的高度,在活着时就名闻天下,吸引了天下许多人来求学;虽然他在活着时因外在条件不足,不能治国、平天下,但他对中华民族,乃至东亚各民族影响至今,因此改变和塑造了这些民族的性格,这是否也是另一种的治国、平天下呢?

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可控的事情上,我们就会安定身心,不断进步,可是,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不可控的事情上,我们就会有太多的焦虑和不安,精力、时间都被空耗了,以致于可控的事情都没有做。

为什么我们不能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可控的事情上呢?主要就是因为我们过分关注外物,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物带跑了,以至于心为物使,但因为外物不可控,所以患得患失,惶惶不安,身心俱疲。

清楚了什么是可控的、什么是不可控的、什么是可影响的,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生活工作的挑战。

孩子是不可控的,所以放下想让孩子完全按自己意愿的控制欲;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言行是可控的,所以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态度和言行,就可以扩大对孩子的影响力,真正帮助到孩子。

市场变化是不可控的,所以放下对市场变化的焦虑和担心;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是可控的,所以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附加价值,自然可以赢得市场。

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对我们的提醒,至今仍值得我们每天问自己,“我担心的是什么?我在做可控的事,还是被不可控的事消耗了太多精力和时间?”与大家共勉。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将注意力放在不可控的事情上会给我带来什么?将注意力放在可控的事情上又会带来什么?

可控圈模型,对于圆外面的事情,因为既不可控不可影响又不关注,就先不去管它;对于最外圈的事情,适当关注就好,由于不可控又不可影响,过分关注只会徒增焦虑和不安,而且将我们宝贵的精力和注意力白白消耗了;对于中间一圈的事情,虽然可以影响,但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因此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对这类事情的影响力,那怎么提升影响力呢?这就回到了最里面的圆,自己可控的事情。

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可控的事情上,我们就会安定身心,不断进步,可是,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在不可控的事情上,我们就会有太多的焦虑和不安,精力、时间都被空耗了,以致于可控的事情都没有做。

当我们不断将自己可控的事情处理好,我们的能力就会不断扩大,里面的圆也就扩大了;相应的我们的影响力也就自然扩大,中间的圆圈,乃至外面的圆圈部分都会随之扩大。

2.我的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哪些事情上了?这些事情是可控的吗?

我的大部分注意力放在自己提升和学习上,即自己可控的事情上。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附加价值,自然可以赢得市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