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系小青蛙
最近有一款叫作《旅行青蛙》游戏火了,主角是一只大眼睛的小青蛙。
小青蛙独自居住在一个石头洞的小屋里,屋外头种着一片幸运草,屋里则是木头做的小阁楼。小青蛙平时就会在这里吃饭,在阁楼上的被窝看书,过着十分“居士”的佛系生活。
它最大的爱好,就是出去旅行,世界这么大,小青蛙也想出去看看。放下一切琐事,小青蛙背起简单的行囊,带上它的荷叶小帽子出发了。
青蛙在家的时候,玩家无法干预它的居家活动,也无法决定它活动的时长;青蛙出门旅行,玩家无法干预青蛙旅行的路线,也无法进行交流,连出门时长也无从干预。能做的,只有枯等。
小青蛙在屏幕里面旁若无人地自由生活,屏幕这端已经有很多“老母亲”在时刻关怀着“蛙儿子”。为它牵肠挂肚,操碎了心。
对于这只瞬间火遍朋友圈的小青蛙,有人说它代表了繁闹都市的孤独“空巢”青年;有人说养蛙=养娃,对蛙的牵挂映射着对娃的牵挂。
我只想说,我好羡慕这只小青蛙。
它在家看书、吃饭、削木头,想干啥干啥,没人打扰,也没人能控制它。
随时可以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连说也不用说啊!
2.把老公和孩子变消失的魔法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左拥右抱的日子过久了。有时候会冷不丁地冒出奇怪的想法。
下班披着夜幕顶着星星回到家,就想瘫倒在沙发上。
一岁的儿子在无邪地闹,三岁的女儿在袅娜地跳,老公在身侧唐僧一样叨叨叨。
我眼前热热闹闹的场景,仿佛一切像镜头一样拉远了,声音也变得飘渺。不知自己是置身其中还是身在其外?
一个奇葩的想法跃入脑中。如果我有魔力,我想要施展一个“离谱”的魔法,叽里咕噜呜哩哇啦,眼前景象一秒钟消失掉(前提是我还能把他们变回来。。。)!
那么,消失掉的是我的老公和孩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排位前十的之三。
我被自己的想法吓到。
作为一个贤良淑德的“贤妻良母”,怎么可以有这么恐怖的想法!
其实,我只是想一个人静静。只需要十分钟。
LET ME ALONE!都别理我……
这一刻的感受,你也有过吗?
3.喜欢自己呆着的女子?
自从三年抱俩,孩子的屎尿屁、吃饭、穿衣、教育……时间就像一只装满了石头的瓶子,连空隙都被沙子填满了。
日子过得是那么充实,又是那么沉甸甸。
我已经不记得,曾经的自己,是一个怎样喜欢自己待着的女子。
摊开本书,打开台灯,我能一夜不睡觉啊。
拉上窗帘,支上电脑,我能一周不下楼啊。
现在的情况是,每天身边都在锣鼓喧天,大戏一台接着一台,压根没有时间独处啊。
一岁的儿子正是好玩的时候,刚刚学会走路,很新鲜,他张着胳膊,叉着腿,努力平衡着,像个摇摆踉跄的小企鹅,神气地“哒哒哒“走来走去。
三岁的女儿正是有了自我意识又精力旺盛的时候,一天到晚以“美丽的公主”自居。弟弟不许拿她的玩具,弟弟不许碰遥控器,弟弟快过来姐姐亲亲……
把玩具从弟弟手里“秒夺”,弟弟哭了。
把弟弟从沙发上推下去,弟弟哭了。
把弟弟按在地板上,强行亲亲表示友好,弟弟哭了。
妈妈终于按捺不住怒火,发飙了,姐姐哭了。
无限循环中……
好不容易,我坐在了马桶上。
还没来得及放松,门口女儿在叫“妈妈,你要从厕所出来了没?小米兔没电了~我要听故事!”
悉悉索索一阵声音,门口又多了一个小影子,“麻麻麻麻,啊!啊!”儿子也学着姐姐叫。
“啊~~呜啊呜啊呜啊!”儿子哭了。
“不许摸我的小米兔!”女儿凶巴巴地说。
哎。本以为厕所可以躲个清静啊。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有我容身之处。
终于到了晚上,世界有望归于和平!该睡了吧?
我困得上眼皮下眼皮打架,女儿还兴奋得像只美丽的夜莺,在暗夜里婉转地唱。
好不容易睡着的儿子受到美妙歌声的召唤,告别梦乡,重回人间,瞪着星辰一般的眼,闪着炯炯的光。她一嚎嗓子,他应和一个长腔。
瞌睡虫滚远了,两个人配合得天衣无缝,载歌载舞。
人都说母爱是世间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前提是,这个妈妈一定是个睡得饱饱、心情好好的慈母。
我这个困倦的后妈,好想施展魔法,让声音和我身上蹦跳翻滚的物体,一秒钟消失掉……
4.不自由的生活。
做了妈妈之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不自由。
记得在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文中提到,自己在生完孩子以后,特别需要独处,甚至工作出差,完成工作之后,赖在酒店不回家。
老公以为她出轨了,怎么会有刚刚当了妈不久的女人不想回家?
可她就是不想回家,她什么也不做,只是站在酒店的落地窗前,往下俯视城市的万家灯火,不发一言。
然后,等回到家中,看老公觉得帅,看婆婆可爱,看到自己的孩子更是喜欢。
其实,这是只是一个心中有郁闷的普通妈妈的自我疗愈。
除了当事人,天知道当了妈妈,心理压力有多大。尤其是现在这个要求女人事业家庭一把抓、既要挣钱又要养娃的时代。
世间情爱,属母爱最深刻。
对孩子的爱填满了心,照顾孩子占满了时间,慢慢的,丢失了自己。
出门吃饭?看电影?逛街?旅行?以前的一切理所当然都因为有了牵挂而变得那么遥远。
出门超过两小时都觉得愧对家中等待的孩子。
我为何会羡慕一只无所事事的小青蛙?只为它活得自由自在,旁若无人。
我从不赞成妈妈就要牺牲。如果妈妈牺牲了,孩子能茁壮?
虽然,我们是妈妈。但是,我们首先是自己。
如果做不好自己,我们拿什么来爱孩子?
5.允许自己放松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放松方式。
有的人放松在路上——旅行,有的人放松在于独处,有的人放松在于睡觉,有的人放松在于shopping,有的人放松在酒吧……
每位妈妈都有选择自我放松方式的权利。
我们通过旅行、通过独处、通过购物,就仿佛自己重新充电,用电力满格的能量去面对生活,笑对孩子,远好过做一个电量不足报警的“坏脾气”妈妈。
我好羡慕那只小青蛙,可以来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
如果我要去旅行,是不是会拖着两只割舍不下的“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