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次出去公益讲座,准备了近一周的时间,自我感觉效果良好。
接到讲课的通知,从中选了一个比较时尚的话题,就是手机。
开始收集资料,王老师讲过这个话题,但是老师的理论比较强,案例需要自己补充,就从网上收集案例,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例。
先把框架给搭好,分三个部分,第1部分是危害,第2部分是原因,第3部分是方法,逻辑清晰。
然后根据这个框架制作课件,又收集了一部分图片。本来想插个音乐和视频,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很麻烦。这部分给省去了。
骨架搭好之后就开始往里面填肉了。填肉一是理论部分,二是案例支持。案例尽量来自自己的生活,平常与同事、家长的谈话交流,自己曾经做过的案例,还有观摩的老师的案例。这样一整理,倒还用不完呢。
前面先跟自己的潜意识沟通,让潜意识支持。讲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都是自己制作的,这个时候,可以自己进行删减。因为孩子们等着表演,所以时间比较有限,就讲的比较仓促。但我想家长们最喜欢的还是案例,就每一个观点下面就讲了一个案例,不做展开和理论的分析,大概用了半个多小时,总体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别人搭台,我做公益课,一下讲台就收获了几个粉丝,到晚上,已经有家长主动和我联系咨询孩子的问题了。
满意的课程需要自己反复的琢磨,打磨才能成为精品,这节课,我认为是这几节课里面设计比较满意的一节。
能出去讲课,也得益于这几年得在千晓的学习,感谢千晓,成就能讲课会做个案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