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论悲剧
雅典学园造就了一位影响之大不下于柏拉图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并不是雅典人,他的故乡在希腊北部,临近马其顿王国,他在17岁时进入雅典学园,直到柏拉图14岁才离开,一方面游历爱琴海地区,继续他自己的研究工作,一方面担任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公元前355年,他回到雅典创办自己的哲学学校。
他成立了举世第一所研究图书馆,并与弟子携手研究动物植物、生物、物理、政治、伦理、逻辑、音乐与数学,直到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逝世于巴比伦,他才离开雅典,他归纳荷马以来的希腊文学现象写成了《诗学》,是西方世界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其中关于悲剧的论述最称完整,影响后世的文学观念也最为深远。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一种模仿的艺术,与史诗或喜剧无异,但是他紧接着补充悲剧的摹仿有其严肃的目的,而且是通过动作来达成模仿的目的,有别于史诗只通过叙事从事模仿,他说诗模仿的对象为豁然之事而非已然之事,换句话说,悲剧所模仿的动作兼具共相与理想的性质,是可能或理当发生的事,而不是实际发生过的事,因此诗比历史更具哲理,是一种比历史更高超的表达媒介。
亚里士多德说,悲剧能够激发观众的悲悯与恐惧之情,从而促成这两种情感的进化,悲悯是有感于一个人遭受不应得的不幸,恐惧是有感于其人与我们类似,也就是为无辜受难的人悲悯,因感同身受而恐惧。
所谓净化作用,就是指观众通过剧场经验得以发泄悲悯与恐惧这两种情感,而后怀着澄明的心境与焕发的精神离开剧院,从此对众神与众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净化作用之产生,源自观众目睹悲剧英雄,历经人世沧桑,又陷于万劫不复世事之沧桑,未必会现人于万劫不复,但是亚里士多德指出,在上乘的悲剧中,人世沧桑与万劫不复,必定接踵而至。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悲剧有六要素: 情节、性格、语言(即师资构成如科白或唱词各有不同的格律)、思想、场面(即演出时整体的视觉效果)与曲调(即音乐)。其中语言和曲调是模仿的媒介,场面是模仿的形态,情节性格与思想是模仿的对象。情节的重要性,居六要素之首,情节及布局也就是事件的配置与组织。理想的悲剧必须具备完善的情节,有明确的开头、中腰与结尾,而且要长度适中,在阐明悲剧英雄不幸的遭遇时,剧情结构必须合乎因果逻辑,不能背离可能或必然的原则,违背此一原则,势必沦为插曲式情节。合乎旨意原则的剧情结构,可以根据情境逆转与认清真相之有无区分为两类: 两者都不具备的是单纯情节,至少具备其中一样的是复杂情节。情境逆转指的是剧情的发展,朝反方向急转之下,而且这个改变是可能或必然的结果。认清真相指的是由懵懂无知而变成了然于胸。认清真相如果是伴随情境逆转而来,如《俄迪普斯王》剧中所见,戏剧效果最为强烈上等的悲剧结构必然属于复杂情节,其情境之逆转,并非由于当事人败德恶行,而是源自判断上的失误。
所谓判断错误有时被译作悲剧缺憾,这个术语强调的不是剧作家的意图,而是悲剧英雄的性格,而且不涉及典型的悲剧结局所隐含的哲学意义,悲剧事件之发生,通常是由于当事人在有所不知的情况下作出判断,又紧接着下定决心,又紧接着采取行动,执意行动由事实产生最后一根稻草的效应。
亚里士多德推崇索福克勒斯的俄迪普斯王为希腊悲剧的典范,关于欧里庇得斯,《诗学》虽然非议如《美狄亚》结尾使用不合情理的方式为剧情解套(即机器神),却也称许他为诗人当中最富悲剧感。最后要提的是歌舞队在悲剧里的角色,引诗学的话,歌舞队应该视为演员之一,而且是整体演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舞队的唱词部分,后来沦为插戏。
希腊化时代
苏格拉底逝世后的那一个世纪,希腊各城邦连年烽火,气数已尽,城邦政治崩溃,经济破产,北方的马其顿趁机崛起。马其顿王菲力暴力之气与讥俏之心兼而有之,充分利用希腊城邦腐败的政治形势,成其军事野心,公元前338年,一场战疫葬送了希腊的自由。
菲力之子亚历山大,凭借强大的武力继续主宰希腊政局,他率领马其顿与希腊联军进攻波斯,历经几场大捷,成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所辖版图南疆深入埃及东与印度接壤,公元前323年他逝世,年仅33岁。此时,帝国已分裂为许多独立的王国,由亚历山大麾下将领分别统治。
亚历山大的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影响难以估量。他们的足迹所至,带来了希腊语言文化以及希腊风格的建筑、竞技场和剧院。希腊图书馆保存希腊文学作品,希腊诗又见发扬,希腊数学家与地理学家卓有成就,推动了科学的进展,在中东的都会地区,希腊语畅行无阻。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与教诲首度见于文字记载,既是以希腊文写成的。希腊语文正是整个地中海盆地具有同质文化的基础。
亚历山大逝世后300年间,既是史家所称的希腊化时代,之后罗马势力在西方兴起,到了后半期,罗马霸权逐渐拓展,终至于涵盖整个地中海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