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几天,隔壁坐着的那位同事,每天见到她,总会给人一种空虚无聊的感觉。
这个人问了一个问题,她会马上迎上去附和,知道的会帮忙解决,不知道的打电话问其他人,或上网查查,非常热心。问题解决了回到座位上,发呆无聊,点点鼠标、看看手机,四处张望张望…
那个人一开口,她又会凑上去,问东问西的,打打岔,消磨一段时光。即使办公室里很安静,没有人说话,她无聊了,也会站起来,在屋子里溜达溜达,看看这个人的办公桌,望望那个人的座椅,发现了新鲜的小玩意儿或一些新的变化,一轮对话就又开始了。
每天见她这样,感觉好无聊、没有意思。
我知道,前段时间大家加班加点,把一个项目做完,最近稍微缓和了,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些工作,但又不是很着急,所以懈怠了下来。
她有点不适应慢节奏的工作,手里的几个小活儿又不急于去完成,磨磨蹭蹭中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那种无聊的神态,无所事事的晃悠,不仅她自己难受,身边人都觉得少了些什么。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同事、朋友之间聊天时,反复念叨抱怨:希望工作内容少一点、节奏慢一点、更轻松一点…。每个人发表着自己的观点,憧憬着自己的希冀,仿佛此刻的工作总是令他们不满意的。
然而,可真当工作慢下来、停下来的时候,许多人又会不适应,找不到了方向,无所事事的很无聊。
究其原因,其实就是除了工作之外,他们没有了其他的兴趣爱好,一旦慢下来,最初看着很美,久而久之,无聊、空虚、寂寞就诞生了。
实践证明,工作真不是越少越好。许多时候,少的是工作内容,增加的是空虚寂寞;少的是急迫任重,增加的是无所适从。
最美满的状态当然是刚刚好,有着那样一份你愿意为之奋斗努力的工作,每天都有一种工作的热情,偶尔加加班无可厚非,但不是常态,完成一个项目也会很有成就感,如此最好。
2
前段时间经常听人讲:女人就不应该工作,好好教育培养下一代,孩子成长的时光就是那么几年,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要是让我提前退休就好了,我都想好要做什么了…。
许多人在旁边跟着附和,我没有说过话,因为心里想的是: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真让她们带薪回家了,下一代不知道能不能教育出来,自己必然先会经历一段迷失。
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可以做到全职,而且活的有滋有味。有的人必然是绝对做不到的。无论是影视剧中,还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做了全职后,每天除了固定时间接送孩子,其它时间就剩下无所事事了,回到家里也什么都不想做,看着空空的房子,曾经计划的许多都提不起了精神,时间长了,慢慢的迷失自己,夫妻关系、家庭生活也越过越糟。
也许,此刻的工作是你所不喜欢的,感觉没有价值的,但它提供给你的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里你没有和社会脱节,你没有沉迷于自我,你是有金钱自由的,它给予你的是一份尊严,倘若没有了,一切就真说不定了。
工作不是越少越好,也不是不工作就好。敢于不工作的人,必然是有着一定底气的人,至少她是知道自己是谁,在无所事事、空虚无聊中能够找到自我价值的人。否则,不工作就可能会拖垮一个人,让一个人陷入思想和心理的漩涡中,越陷越深,越深越暗,恶性循环,最后找不到了方向,迷失了自己。
3
许多人总是喜欢去说,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说出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许多人总是喜欢去应和,却也从来没有想过适合别人的是否也适合自己。
对许多人来讲,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对另一些人来讲,工作内容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是需要均衡的。
有着那样一份工作,它是你实现自我价值的地方,是你与社会沟通交流的渠道;它给予了你一份工资,给予了你自由;它是一种社会地位,也是一种认可。它呈现给你的,是要远远超越你所认为的以及你对它的批判的。
许多人在工作中看不到了希望,总是喜欢去批判评和抱怨,其实很多时候这与工作无关,更多是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在生活中迷失,把对自身的不满转移到了对工作的抱怨中。
也许,某一天,关于工作,你所抱怨的一些变化真正发生的时候,它真的不会像你想象的那般美好。生活也借此告诉了你一个关于生命的真谛,那就是:希冀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改变我们所能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停止抱怨,砥砺前行,也许才是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