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翻开《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我仍旧先看目录,全国著名特别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下子就入我的眼,入我的心了,那今天就读这一篇吧。
“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的标志是童心未泯。”
“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就容易理解孩子。”
我记得陈琴师父曾经对我们说过:我们和学生讲话时,要讲学生听得懂的话,不要讲学生听不懂的话。什么是学生听得懂的话呢?我想这意思就应该是和于永正老师说的一样,老师要有一颗未泯的童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进行交流,进行教育。
我中师毕业之后,曾教过两年小学,后来就去了初中,一呆就是20年。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2012年又回到了小学。两三年之后,有一次和以前同事聚餐,他们惊讶地觉得我现在非常孩子气,甚至有时有点儿幼稚。我想,我大概是被小学生给同化了,我把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孩子。记得有一次春游时,我和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也会和我打成一片,粘在一起。当时正好有几个家长来给孩子送零食,站在一边看我们玩得这么起劲,也大为惊讶。他们说,从来没见过和学生玩在一起的中年女教师。他们因此非常信任我,我在我们班里做任何事情,都能得到家长的支持,从不反对。从此,我也明白了,教小学生,就是要把自己变成孩子,变成孩子王。
来到小学的前几年,我一直是教高段的,自己觉得适应不了低段学生的特点。2020年,又因缘际会从一年级开始体会小学的六年大循环的教学过程。确实,我一开始真的不太适应小朋友的脑回路,我也不会用夹子音去哄小朋友。因为一直教初中,一直当初中班主任,让我有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刻板思维模式和说话方式。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小名叫洋洋。说实话,他有点儿吵,学习也有些不上心,以致于拼音掌握得非常困难。我也费了不少心思,自己单独教他,也请小老师帮助他。有一天放学时,他蹬蹬蹬地跑到我跟前,仰着小脑袋对我说:“徐老师,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是你的好朋友,咱们是好朋友。”然后递给我一块糖,和我这个好朋友一起分享糖的甜蜜。我好奇地问他:“咱们为什么是好朋友呀?”我心里十分笃定地认为他会说感谢徐老师的帮助,徐老师很辛苦地教他学拼音之类的官方话语。其实,真的是我想多了,我就是站在自己一个成人的角度去揣测了洋洋的小心思。当时,我心里还洋洋自得的。哪里知道,洋洋一脸天真地回答我:“因为我帮徐老师丢垃圾了呀。我帮徐老师做事了,我们就是好朋友了。”我一下子就傻住了,天哪,原来是这样的原因。就在放学时,讲台上有一张我教他认读拼音时写的纸条,我请他丢到垃圾桶里。原来,孩子的角度是这样想的,他帮你做了事,他就是你的好朋友,你就是他的好朋友。在孩子的眼里,在他帮我丢垃圾的时候,我们是平等的,我们都是小朋友。
这件事情给我无比的震撼,从此,我就找到了与小朋友相处的窍门:让自己活回去,当一个孩子一样的成人,更当一个童心未泯的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