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3年,3年期间专注于减肥这件事,营养干预和科学减脂,小有成就。
但2017年底,主职上班的公司要求员工签署《避免利益冲突协议》,大致意思就是要求在外兼职得申报,我不得不把副业转给了爱人,想着给她接手,我转到幕后,但未果。这样拖了一年,基于当时自己的情况,做了一个艰难而痛苦的选择,放弃了这份副业,回归打工人身份。
打工人又回来专职上班了,负责具体的项目管理、现场实施的活,但没给对应的职位和待遇。我现在想起来我应该也不在乎,因为项目在成都本地,终于可以不用出差了。自己也正是准备做件大事的时候,准备为家里再养只“小猪儿”。
2019年春,爱的猪宝出生,辛苦猪宝他妈了,高龄产妇10月怀胎不易。同年9月,成都本地项目全部结束,打工人又开启了飞行模式,回归到这才算正常的工作状态,套用朋友的话说,就是你怎么最近都不忙了,都不出差了哇?因为我给朋友的印象都是应该回家是休假的状态。
回想这段时间的打工人工作状态,再找不回打工人上班的状态了,基本自己能不做的就不做,可以授权给别人做的自己就不管了,但项目进展依旧,突然觉得很恐慌,原来,我是可缺的。
原来减肥的客户介绍朋友给我,也被我婉拒了,说自己没多少时间,因为指导人很耗时,自己也没有了耐心。
人的状态一下变了,我像是变了个人,从积极乐观的一面跑到对立的消极面,人也变懒了。
体重跟着二宝的体重蹭蹭往上回升,从150斤到160,再从160斤到170斤…
2020年,疫情,宅加躺4个多月,体重回升到190多斤……
2020年9月,开启第二次减肥,这次心态变得很平和,少了上一次的“打样”心态,虽然那种感觉也不错,但这一次,开启的是另外一种模式,用阿甘的话说:就是我只想“减肥”而已。
半年了,体重又减回来,最近1周,不停又有人问我,你还做减肥啊?
我已经做了3个多月的公益减肥支持了,我每个月选1-2位特别想改变的人,免费帮他们减肥,出方案,过程指导,效果也可以,我也挺满足的。
这两天,原来团队的伙伴问我,说你做在营养干预减肥的应用领域那么专业,为什么不继续呢?
这句话让我今天又重复测了一次霍兰德职业代码,结果是ISE和营养师的职业完美契合,从兴趣、能力和价值三维来看,是高于我想做的生涯规划师的。
那么,我的选择来了,我不遗忘你的,我的营养师,因为你是我的成就之一。
但我还会给你找个伴,生涯规划师应该与你成为好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