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日更第97天。
01
古典老师在他的第一本书《拆掉思维的墙》里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他在飞机上遇到一个女孩,两人聊天,女孩去年考研失利,现在犹豫要不要考研。她想考但又担心考不上,浪费时间。而不考呢,又不甘心。为此已经纠结半年时间了。
古典老师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来准备考研?
她回答大概每天4个小时,学习了3个月,仅仅只差3分。
古典老师又问,你现在每天烦恼这个事情要花多少时间呢?
她说,这半年来每天都在想,上下班都在想,烦死了。
古典老师说,如果你用这半年每天烦恼的时间来学习,有没有可能考研早就过了。反正都是花时间,与其花时间郁闷,不如花时间学习。
02
所谓等待成本,就是指花时间来郁闷纠结,犹豫不决,一直拖延着不做决定。而穿越成本是指主动花时间来尝试来行动来不断试错。
我今年有一个兴趣方面的小目标,就是很想把豆瓣top250看完,已经看了199部,仅仅只差最后51部了。但是现在几乎3个月过去了,我仅仅只看了2部,还差整整49部。要知道3个月是一年时间的四分之一啊,真的不短啊。
为什么只看了一部呢?因为余下的50部几乎都是文艺片,节奏比较慢,需要静下心来欣赏,我没有这个耐心,而我更喜欢刺激的商业片。我害怕电影不好看,耽搁我时间。于是迟迟没有行动,一晃3个月过去了。
也就是说,我目前陷入在等待成本里,我一直在纠结,犹豫不决。
古典老师说: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也就是所谓的”等死模式”。
03
接下来对比一下看电影的等待成本与穿越成本。
等待成本:
第一,影响心情。
第二,犹豫不觉反而浪费大量时间。
穿越成本:
第一,电影有可能很好看,因此收获好心情。
第二,电影就算不好看,也才2个小时,如果开启两倍观影速度,甚至只要一个小时。
第三,每周看一部,完全可以在今年看完余下51部。
韩寒《后会无期》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之所以迟迟不愿做出选择,是因为无法权衡利弊。而当我把等待成本与穿越成本逐一写下来时,其实利弊一目了然。
04
我分享一个曾经运用穿越成本的成功案例。
与其等待,不如穿越。去年有一个周末我有了这样的思想觉悟。
于是那个周末我竟然看完了《小鞋子》《末代皇帝》《罗生门》《惊魂记》《我是山姆》《小森林夏秋篇》《哈尔的移动城堡》整整7部电影,其中特别喜欢《小鞋子》与《末代皇帝》。
每部电影2个小时,需要投入14个小时,我采取两部速度观影法只需要7个小时,周六周日平均只需3.5个小时,一个下午足够看完3部电影了。
遗憾的是后来的我竟然忘记了这个如此经典的思维模式,今后要再次运用起来,指导我生活中的各种选择。
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还不如勇敢尝试。一旦陷入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立即行动起来,进入穿越模式。穿越也许会又短期痛苦,但是等死模式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永久损失。
今天对古典老师的这段话印象更加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