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内篇以“逍遥游”作为开篇,“逍遥”悠然自得的样子,“游”无拘无束地浮行。
传说中不知其几千里的“鲲”化为“鹏”,飞于南冥。文中“化而为鸟,其名为鹏”为什么用“化”不用“变”?变,是外形、性质、状态的改变,是肉眼可见。化,是由内而外,无形之中的改变。"化"更能体现鲲日积月累,由质变到量变。在水中默默积攒力量,待时机成熟成功转变,不是一蹴而就,是水到渠成。“怒而飞“是奋力而飞,是鹏鼓动翅膀飞行之态,气势磅礴。为什么庄子要讲这个故事?难道是真的想象水里的这条鱼变成鸟吗?
庄子是位浪漫的诗人,用富有想象力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位写意而非写实的作家。打破固有形体的约束达到思想的畅然。鲲、鹏之大已突破我们所见所闻,甚至更无法描述,毕竟我们所知道的是冰山一角。此时有限、无限是对立的,渺小、浩大是对立的。鲲为什么不安然在水中游动要化成鹏?想必是眼界和高度不同,认知也不同。拓宽认知边界是打破局限性的方式。是无论何时都能化吗?主观积累重要,同样需要客观条件。天时地利人和,顺势而为。为什么要徙于南冥?以后在南冥久居吗?我想它会任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