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长不长,写字小分队运行再过两周,已经两年五个月。小群坚持到现在,是创建之初并没有想到的。且按目前情形看,满三年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人员增减而已。
2019年5月中旬的小分队,大致解决了两个当初很纠结的问题:
1、要不要写下去?而且是每周?我的答案是:写字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留痕”记录下点滴情感或想法,让“做自己”的念头更坚定,回看来时路,也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和乐趣。至于每周写,是为了保持节奏,选择走“窄门”,才有机会得到想要的自由,或许下一条小小的锦鲤,就在人生前面的河流中等待呢。
2、要不要吸引更多的人队友?且一定能够坚持?我的答案是:能吸引有共同语境的朋友一起往前走,当然更好,只是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催“租子”;保持现状也很不错,毕竟,成立之初的想法,就是为了有人陪伴不孤单,克服惰性的同时还能热心八卦他人生活的小想法,做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才会走的更长远。至于每周必须交作业,哪怕300字,也一定是要完成的,环境影响和造就人,是我在40余年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体会越来越深的关键点,热情又自律的人共同聚焦一件件小事,是达成预期目标的基础。
当然,问题永远层出不穷,目前小分队遇到的小坎坎是:当一件事情成为习惯且没有新“刺激”,就如同“呼吸”一样忘记他的存在,甚至在走上坡路时,觉得呼吸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今年开始,由于时(lan)间(duo)缘故,小分队运行方式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不再每周选一篇发公号,于是大家关注略少;比如每个人都忙于尘世跋涉,便把日常记录放在靠后的位置;或者觉得300字随手就能写出来,因此迟迟不愿动笔;也有日更达人每日深耕后,以为已交过作业,完美错过新一周展示……
作为一个超级爱操闲心、有轻微强迫症的家伙,且兼着小分队创始人之一的职责,更愿意把一个个寻找自己路途中的小坎坎,看作包装为灰头土脸的“礼物”,当我和朋友们共同努力,把看似问题的丑陋包装撕掉后,一定会有惊喜的收获。
上周,45%的成员延迟作业,类似情形已连续几个月发生,应该不仅是一时的忘记。工作和生活比前两年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虽然小皮鞭仍象从前一样不断挥舞,效果却差强人意。成员小美在进群之初提过的建议——主题写作或分享,需要思考并试行。
我想,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要想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让我们沉下心来,各自停下来给自己时间,想想写字的初心,然后,再出发!
-------------------------------------------------------------思考中的分割线-----------------------------------------------------------
我的初心:1、记录生活,留待追忆;2、梳理思路、持续成长;3、强迫输入、保持节奏;4、或许哪天撞大运,凭此谋得立身之本,跟上时代列车的步伐。
其他的小分队成员们,这一期的作业主题由此引出:你开始写字的初心,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