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心,随遇美好!
——古都安阳市偶遇记
2024年11月25日,晨约4点半我起床,穿衣方便洗脸刷牙后,我先做了一会儿南阳市徐老师(太极高手,练太极拳二三十年,深谙动静、自然之道)教我的颈椎腰椎伸展操。
5点20分许,我小便后,没有冲水(为何?苏墩儿先埋下伏笔,下一篇文章给出答案),下楼,准备晨跑。
刚出宾馆门口,一处水汪(见下图)吸引了我的注意,有水处黑色颇浓,水和水泥地交接处黑色淡一些,水汪里趴着很多黄叶。
我开始晨跑,刚跑几步,又经过一个水汪,呈神龙形状。刚跑百十步,接近第一个十字路口,我看见两位环卫工人正走向工作岗位(见下图)。
到了光明路、文峰大道十字口西北角,她俩从三轮车上取下竹制的大笤帚(tiao chu,开封县发音,又叫sao chu),开始扫人行道上的梧桐树落叶。
我停下脚步,问年长的阿姨:“阿姨,你们五点多就上班了,这么早?!”
“是的,到中午12点就下班了,一天干7个小时。”圆脸善目的阿姨答。
阿姨穿着橙色环卫服,上面还有几排灯(约三四十个小灯泡),在路灯照耀下这些灯发射出醒目的红色灯光。苏墩儿想:“安阳市的环卫工服挺注重以人为本,这样可以有效提醒机动车、电动车驾驶人员,避免碰到环卫阿姨叔叔等。”
我又问:“阿姨,你们工资高不高?一个月多少钱?”
“1700元。”阿姨答,“不过现在4个月没有发了!”
“不是财政负责发放你们的工资吗?你们咋不给领导反映呢?”我问。
“你要问,领导一句‘你还想不想干了?咋整?’”阿姨的语气有些不高兴。
和阿姨再见后,沿着文峰大道北边自行车电动车道,我继续慢跑(苏墩儿太胖,跑不快)。
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偶尔有上班早的、骑电动车的人从我左边飞驰而过。
路上都是梧桐(路边大多是梧桐树,见下图)落叶,踩上去“呲啦啦”“哗啦啦”响,很舒服,很享受,想起来俺和朵朵妞的一件趣事:2024年11月23日俺岳父78岁大寿,我和媳妇儿、朵朵妞回开封市看望爸妈。吃过午饭后,我和妞妞一起沿着滨河路南边人行道往西走,路边都是成长二三十年的大梧桐树,路上净是落叶,黄色的,浅绿色的,土色的……爷俩一起踩落叶,当时我问:“朵朵,踩落叶哗啦啦响,好玩吗?解压吗?”“嗯嗯!”朵朵用鼻音应答,随后咯咯咯地笑着。
慢跑了一会儿,我发现把路边的机动车道与自行车电动车道隔离开的护栏连接处(大致呈长方体)的顶端,每隔一两米远就有一个方形灯,间或发出昏黄的灯光。
放目往西远望,这两行忽明忽暗的微灯宛似两条笔直的灯龙,若隐若现(见下图)。
到了朝阳路、文峰大道口,我折向北。
路东边的路灯发出昏黄色的灯光,猛然想起一句俺媳妇儿的名言“路灯,就似瞌睡人的眼(见下图)。”
1999年一天,我从郑州去她大学开封师专看望她,晚上,我俩沿着龙亭路绕着潘家湖、杨家湖漫步。当时,俺媳妇儿说了这句话:“路灯,就似瞌睡人的眼。”
注:1954年,开封师范学校和开封高中合并升格为河南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河南省政府迁郑州。1956年,河南师专的体育专业迁郑州,建立河南体育学院。河南师专的文科迁郑州建立郑州师范专科学校,理科留开封。河南师专遂更名为开封师范专科学校。
回忆着,慢跑着,一会儿到了朝阳路、建安街十字口,恰是红灯,我眼睛左右扫视后发现没有汽车灯闪烁,遂继续跑,跑到了路口东北角。这时东西向红绿灯由红色变成黄色、绿色,我和一个骑电动车的上班者一起开拔,都向西行。
又跑了一会儿,路边一个大塑料编织袋吸引了我的注意,袋东边是一大堆扫在一起的梧桐树落叶(见下图)。“安阳市的环卫理念挺好的这些落叶会被做成肥料。”我心说。
又跑了一会儿,刚到紫薇大道、永明路十字口,就看到了西北方向郁郁葱葱又发黑的树木,我心道:“易园到了。”
慢跑过永明路,又跑了四五十步,“欧欧欧欧……”高亢悠长的晨啸声冲击着我的耳膜。“晨啸者应该是一位四五十岁健壮的中年男子。”我心道。
又跑了约一分钟,到了易园南门,觉得还能跑,继续西行。
稍倾,到了紫薇大道、中华路十字口,遂向右而跑。
跑了几步,马路上一些稀奇古怪的图案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何有这些图案(见下图)?”
中华路上,我边思边看边跑,离中华路、建安街口约一二十步时,“你好!”有人招呼我。“你好!”我说着,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高约175厘米的三十四岁男士在慢跑,他从北向、逆向,沿着中华路东边电动车自行车道跑着,他一直竖着左手的“大拇哥”!
我迅疾竖起左手“大拇哥”,两人会心一笑后分别,他跑向紫薇大道,我跑向易园西门。
到了易园西门,我在原地跑着,向路边环卫工人询问西门正对着的路为“建安街”后 ,继续跑向北边。
路上的沥青图案,图案各异,其中一个图案的起点为一缕细线,后有微到显、由细到粗(最粗处二三厘米宽),蜿蜒曲折二三米。随后,线条在一个中心处交叉往复,曲里拐弯。最终,粗线条从一团图案中伸出头,继续蜿蜒前行三四米,由粗至细,由细变无(见下图)。
这样的图案各个不同,我边看边跑边思了五六处。
“这些图案啥意思?和传说中黄帝时期造字始祖仓帝仓颉有关吗?”我思考、拍照后继续慢跑,到了中华路、灯塔路十字口,我向东方而跑。
跑着,猛然想起商代女政治家、军事家妇好来。
注: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常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跑了一两百步,苏墩儿到了易园北门,瞅了一眼北门后觉得跑兴未尽,遂沿着灯塔路南边电动车自行车道继续往东跑。
跑了一小会儿,“呲呲呲……”(轮胎碾压马路发出的声音)“滴滴滴……”的声音刺入耳帘,声音愈来愈大,“开汽车者很急急躁”,我边想边跑。跑了三四十步时,一辆汽车从我北边机动车道上呼啸而过。
又跑了几十步,“呲呲呲……”的声音再次传来,由小到大,“这位开车者心态很平静”,我边思边跑。
过了一两分钟,到了灯塔路、永明路十字口,我往南向而跑。
跑了百十步,离易园东门约有三四百米远,我跑上永明路右边人行道,折回而跑,路边有五六十厘米高的柏树、约两米高的翠竹等。
又跑百十步,又到十字口西南角,我沿着灯塔路南边人行道,折回慢跑。
灯塔路南边人行道北边,种了许多楝树(见下图),黄叶、楝树子遍地,踏上脚底有些硌脚,我心想:“这就是天然的按摩吧。”
又跑了几十步,许多高大的柏树巍然挺立着,只有一棵柏树低矮着、倾斜着夹杂其中,“这些柏树为何高矮不一、正长斜长不一呢?”我边思边跑。
过了一会儿,再到易园北门,我停下脚步,观摩了一会儿北门右墙上的“易园”两字(见下图)。
“何为‘易’?何为‘园’”?我边思边进园,一座白色长桥映入眼帘,两边有护栏,桥上的路灯发出白色的灯光(见下图)。
沿着桥东边,我走到桥中间,低头扶栏一看,一条几近干枯的小河映入眼睛,有几处水汪。“小河为何干枯呢?”我边思边往南走。
到了桥南端,一条东西向硬化路出现在脚下,由着心意,我走向路桥丁字口南边的草地,高大的梧桐树挺立,“欧欧欧……”的长啸声再次传来。
“呲啦啦”“哗啦啦”的脚踩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从我脚底发出,悦耳动听。
“……广播电台消息……”声传来,我一瞧:一位大哥手拿一个播放器从我北边走过,吾心微动后复静。
我在梧桐叶草地上走起来,抬头东望,大片鱼肚白出现在天地交接处(见下图)。“第一次日出开始了。”我心道。
这时,我发现脚下的梧桐叶缝里有绿色细长草叶刺入眼帘,便放慢脚步,辨明草叶,从一行行兰草的间隙里前行。“刚才被我无意中踩着的兰草,不会骂我吧?”我想着走着。
走了十几步,两块高矮石(高者四五十厘米高,低者一二十厘米高,见下图))映入眼帘,我觉得有些累,便坐在高石头上休息。
高石头的上面颇平整,坐上很舒服。
坐了七八分钟,我瞅见石头西边四五米远的地方,梧桐叶甚多,厚厚一层,便走了十几步,坐在梧桐叶上。
抬头东望天,鱼肚白已经变成了“红黄色”,煞是养眼。
在草地上坐了十几分钟,我闭目呼吸,颇平静自在,心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到底何意?”
坐着想着,一会儿,觉得该走走了,睁眼一看:易园中的路灯,不知何时灭了;天和地、树、高楼交接处的低空,不知何时红黄色又变成了鱼肚白。“第二次日出开始了。”我心道。
遂起身,只见坐处黑乎乎的,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几株碧草(见下图)。
之后,我往东南方向走,不知是不是易园太极湖水的起点,一块大石(约一米一二十厘米高)的两边蜿蜒出两排低一些、小一些的两排石林(这两行石林由两排石头组成,石头约四五十厘米高)。(见下图)
在大石边行走、观望,茅草、芦苇草、佛子草、狼尾草、铺地草等(见下图)千姿百态,水杉树挺立,满树红叶,草地上、大石小石边等处也落满了红色水杉叶。这时我想起了一首诗《山居》:“
青茅为地席,
绿竹作风帘。
屋外云藏径,
门前水滴檐。
对山常有酒,
煮菜偶无盐。
四谛犹未诵,
何来一事添。
”
折一枝芦苇花,掐一枝狼尾草草穗,拿在右手中,我边欣赏美景边走向太极湖。
太极湖边有六十四个石盘,每个石盘上刻了一个六十四卦(见下图)的卦名和解读。六十四卦,据传是周文王被拘羑里城时据八卦而推演。
之后,“‘何为易?’亦或阴阳、五行、日月、高低、上下、东西、美丑、真假、善恶、是非、好坏、雅俗等之变,我边思边走向东门。
向一位晨练的阿姨问路,苏墩儿道谢后出东门,打车回宾馆,该去会场听道法名师讲课啦。
只要有心,随遇美好。
感谢安阳!感谢安阳的师友、教育同仁!感谢安阳积极有为、奋发拼搏、践行真纯善美的安阳人!
苏墩儿
写成于2024年11月28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