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升小最终以上了展览路的西城外国语附属小学告一段落。回顾自己在孩子择校这件事上的经历,有许多需要总结和反思的事情,这件事情也让自己能够冷静下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置身择校这件事情中,估计哪个家长都很难淡定的面对。现在教育成为资本逐利的一片红海,为了让家长乖乖掏出口袋的钱,所有的房地产商和教育机构都在不断贩卖焦虑,核心说法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冷静下来,如果非要用体育比赛来比喻教育,可能马拉松比百米更贴近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教育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常年累月的努力。我明明非常清醒地知道这一点,但是非要鬼迷心窍的走政保,想选择一所更好的小学。小学的教育能够有多大的区别呢,现实啪啪打脸,给我上了生动而沉重的一课。由于政保的学区变化,可供选择的学校总体水平还不如原来就近的zg小学,真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后来经过很大的努力也无法补救回来。我太想把一件事情办好,反而给我了一个最不能接受的结局。许多人告诉我,孩子的小学教育更重要在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更依赖家长的努力。xicheng的小学水平本身都差不多,况且自己选择的西外附小也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西外附小一般,原来的zg小学除了硬件外也是一所一般的学校。很多同事,特别是孩子已经上完小学的朋友,很客观地告诉我zg没有你想想的那么好,也有种种问题,重要的家长的努力和负责任的老师。这些道理,作为旁观者能够清醒地看到,但是作为当局者的我却看不清事情的真相。父亲在择校这件事上也提醒过我,小学不要看得太重,更重要的是初中和高中一定要让孩子努力,因为男孩子发育的晚,可能知道初中和高中才显示出真正的实力,那个时候有一个好的学校和好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总之,一句话,学习主要还要看孩子的努力,学校只是外因,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持续不断的努力和进步,不是某一点某一个环节就能够真正决定命运。可能中考和高考对于孩子的作用会比较大,但是那也需要平时不断的积累才会获得好的结果,说到底,功夫还是在平时。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是儿子最近学习的一个成语故事,他对于意思也是似懂非懂。但是,从小学这件事情上也许能够印证这个成语的意义。现在即便是西外的排名比zg靠后,但是这种排名真的能够决定孩子的未来吗?在西外就无法获得好成绩吗?在zg就一定能够上好高中吗?现在看一切还都太早,走到什么地步,自己的努力是不可少的。过去常说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意思是你在了一个看似一般的学校,但是更容易受到老师的注意和关怀,学习上更容易获得进步。这还是在假设西外不如zg的前提下的一种可能,这种假设本身就未必成立,也许西外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某一方面就是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呢。所以完全不需要纠结,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即可。
这件事情给我当头一棒,过去有一个不正确的想法,把孩子交给一个排名靠前的好学校,家长就能够轻松一些,就能够放手不管,任由孩子自由发展。通过这件事情,我逐渐清醒,认识到教育没有那么简单,教育需要家长的全情投入。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会有全职妈妈,陪读家长的说法。因为教育很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参与,只有这样,学校和家庭一起努力,才能够培养出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好学生。
该冷静下来了,努力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吧,不要再纠结于孩子上了什么学校。唯一的影响是孩子在大院的朋友没有那么多,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样孩子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体育训练。好的朋友不会因为不在一个学校而生疏,也许因为不在一个学校才能够在一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任何事情要看到其积极的一面,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