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和朋友散步,看到公园边缘地带初成规模的菜地。绿油油的有机蔬菜,直勾勾地牵出我们种菜的冲动。不知在燕和莉那里是什么在召唤。在我心里,那是一种想要手摸泥土,回到孩童时期踏踏实实的活着的呼唤。
在朱大姐的带领下,我们开疆扩土。直腰挥汗之际,蛮荒之地上荒草的霸气开始隐退出一片生机。
对于朱大姐,我想是那个年代的时髦领军人物,人很开朗,退休的年纪却仍然像个女孩一样活泼可爱大方得体惹人喜欢。她的先生廖大哥是个周周正正的传奇人物。放在革命时期,估计是个铁骨铮铮的真汉子。身上有一股军人的气息,任何事到了大哥手上,一定是部队级的标准。砍很粗的木,打很深的桩,做很豪华的菜基地办公室。他们夫妇在我们种菜这件事上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朱大姐常常借着串门去菜友地里帮我们带回很多的菜苗。节省了我们育苗的时间,很贴心的让我们体会种植的乐趣。我们种菜初期,吃了很多他们种的蔬菜,嘴里很甜,心里也很甜。水源很远,他们会挖很大的坑,每天抽水入坑,便利我们淋菜。他们说,用不了多少电,我淋完菜,还有电就顺便抽水进来给你们……
每个人的菜园气息不尽相同。燕身上有一股十足的干劲,说做就做的利索。热情满满,笑声满满。莉带着一种邻家女娃的底蕴,喜欢一些新奇养生的菜品。我有些懵懂,在不知中觉知,她们种什么,我都可以,也都开心。因为不懂,所以尊重懂的老师们。
集体主义不太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菜联盟也随着时代的进步来到了个体化管理。莉由于工作,暂别了菜园。我由于不堪压力,宣布退出集体主义。燕始终如一的坚持着做菜西施。
命运总会跟你开很多的玩笑。有些东西会在血液里奔腾,休养生息再奔腾。譬如我们对菜地难以割舍的情谊。莉重新把情感拉回到菜地里。燕说,你也回来种一点,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呼吸绿色空气。我依然感觉到那份种菜的压力在心头叫嚣。
在离开菜地两个月后,突然有一天,热血沸腾的想要种韭菜。是韭菜在召唤我,是童年时期母亲的菜地在牵引着我回到这片土地上。
我要种菜!!!
就算是菜地白痴,我也不愿意遗失掉我的童年记忆。对母亲,对那份温暖家园的记忆!这里有我的力量源。
菜西施是一个突发奇想的名词,是一群爱种菜的少妇们的统称。
马老师是实实在在的菜智囊西施,有多年的种菜经验,给我们很多的帮助。她挖的沟渠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
付姐是天然肥料西施,有很多的肥料来源分享给我们。嗯,还帮我们拉肥,在此么么哒一下。
元上是扩土西施,短短时日,领土无边。带领着先生和孩子一起加入到园子里,她和土地的联结最深也最频繁。
敏是酱油西施,带着孩子来菜地充实自己。由开始的打酱油到现在的每日打卡。妥妥的进步神速。孩子在长大,先生对孩子的照顾也因为种菜的缘故变得自然和自愿。
哈哈,朱姐姐开始卖菜了,喜大普奔的替她开心着。可爱大方的人卖的菜,一定是受欢迎的。祝愿他们每日上的菜都会很快销售一空。精神和经济都大丰收。既锻炼了身体,又活络的夫妻情感,是我们羡慕的神仙眷侣。
于我而言种的不是菜,种的是自己。是生命见证生命的一个过程。地里的菜在长,有时候会缺水,会缺肥,偶尔还会水过剩,肥过多。菜叶都会有它的病症显现,如同我们人类一样,有溺爱有缺爱,有爱过剩有爱不满……最近又学会了一项新技能,给菜驱虫。这些都是从智囊西施那里习得。很感恩朱大姐和马老师成为我的菜邻居老师。
我喜欢听干涸的土地上,一勺水泼下后土地滋啦滋啦和水拥抱在一起声音。有一些来不及拥抱的水会顺着地梗边流下来,淌出一条细小可以忽略的沟。然后你挑起扁担勾起桶耳踩过这水洼去担水……菜的根茎在地里拼命的吸收着水份。整棵菜的叶子会因为根茎的水份输送而仰着头迎着风,叶子上还有水珠在风里坠坠欲滴……或者菜和菜之间,生命和生命之间还在讨论着这个西施的泼水动作够不够标准,兄弟姐们是否都喝足了水,吸足了肥。如果是,西施们将收获肥嫩的菜,那是生命对生命的馈赠。
看着那些菜生根抽芽,然后因为被采摘一节一节的往上长高,如阿燕最早的那几行苦脉菜,如那些苦菊,还有莴笋,都在像我们展示生命上扬的力量。
见过霜打的茄子,那有见过被水淹的青菜吗?连续几日的中大雨,终于,低洼地带光荣的和积水合二为一了。在寒冷的冬日清晨,群里西施们如惊鸟般叽叽喳喳的可惜着被水寖泡的努力。
特写镜头转向朱大姐,小燕,小莉,马老师。额……她们穿着雨衣冲进冰冷的水里,抢救她们种下的“生命同盟”,萝卜娃娃在欢呼,莴笋大姑娘也在雀跃,生菜奶奶很淡定的在末过自己的深水区微笑……
特写镜头下的西施们在水里嬉笑着紧张地拯救着。救不急的,只能让它们自求多福了。就在我们以为淹了两三天的青菜们会腐烂而亡的时候,奇迹般的它们活过来了……
唉!真的耶,它们还活着!
豆苗,生菜,莴笋,就连苦菊都不可思议的活着,全都活着。生命何其渺小又何其伟大!
一生都在奉献的青菜如此欣喜于付出,我们菜西施们也都在菜地里结下了奉献的精神,朱姐,马老师,阿燕,小莉都给过我青菜的恩惠。每个菜西施的生命也都在属于自己的路上前进着,欢喜着,平凡着。
没写这菜文之前,总是来去匆匆。愧对我的菜儿们。今后会更多的聆听你们的声音,我想和你们在一起有更多的交流。
嗯,燕,我交差了。虽然还有很多想要写进去的,就先到这里吧。
感恩我们因菜结缘的西施们。每个人种菜的动力源都不一样。祝愿我们都因为这个源找到更多的契机助力我们的生活。
菜西施们,祝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