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刘彻是汉朝的一位伟大的皇帝,史称汉武帝,他在位期间,开疆拓土,文治武功,使汉朝达到了鼎盛的时期。
皇后卫子夫,美丽聪慧,深得汉武帝的宠爱。爱屋及乌,刘彻对于自己与卫子夫的嫡长子也十分宠爱。
不仅仅是因为刘据是卫子夫的儿子,更是因为他是汉武帝的嫡长子。
自从汉武帝刘彻在十六岁登上帝位,他就一直期盼着有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江山。然而,多年来,他的后宫虽然美女如云,却始终没有一个能为他生下皇子。
这让他心中焦虑不安,也让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人甚至暗中怀疑他的身体有何缺陷,或者是天意不祥,不愿让他的血脉延续。
嫡长子诞生
就在汉武帝几乎绝望的时候,元朔元年(前128年)的春天,他最宠爱的夫人卫子夫,终于为他诞下了一个男婴。
这是卫子夫在先后生下三个女儿之后,所送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汉武帝激动万分,抱着这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亲情和幸福。
朝中的大臣们也为这个皇子的出生而欢呼雀跃。他们纷纷上书,恭贺汉武帝终于有了皇长子,为大汉王朝奠定了稳固的基业。
这时,中大夫主父偃趁机上书汉武帝,请求立皇长子之母卫子夫为皇后。于是在同年三月甲子日,汉武帝下令将卫子夫立为皇后,并赦免天下的罪人,庆祝这个喜讯。
刘据也从皇长子成为了嫡长子。
此外,汉武帝还命令文学之士,为这个皇子写下了赞颂的诗赋,传颂于世。
在刘据七岁的时候,汉武帝就将他立为了太子。
汉武帝对刘据有多宠爱呢?
在刘据到了上学的年纪,汉武帝亲自为他甄选老师。
首先,汉武帝为刘据选择了自己做太子时期的老师石奋之子石庆为太子太傅。此外,严青翟、石德任、赵周、周勃之孙周建德等都做过太子太傅。
刘据成年后,汉武帝还为他修建了博望苑,让他做为结交宾客之用。但是汉武帝本身是不喜欢臣子相互勾结的,可见对于自己的嫡长子,武帝有多么双标。
汉武帝特允许刘据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办事,因此在刘据结交的人当中,不乏平民百姓亦或是游侠作宾客。
随着刘据渐渐长大,武帝的儿子也多了起来,后宫中的美人一个比一个年轻漂亮,而皇后卫子夫却年老色衰。
为此,刘据和卫子夫常常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没想到,武帝察觉了二人的心思,为了使他们放心,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召来说:“太子性格稳重,是一个适合安定天下的君主,没有谁比太子更强。但最近皇后和太子有不安的感觉,你去将朕的意思转达给他们,让他们安心。”
卫子夫知晓了武帝的心意后,十分惭愧,特意摘掉所有头饰来向武帝请罪。
汉武帝在位后期,经常出行巡视四方,享受天下的风光。他每次离开皇宫,都会把国家大事交给刘据处理。而皇宫内的琐事,就交给皇后负责。
他们在汉武帝不在的时候,尽心尽力地管理好各自的职责。如果遇到需要判决的事情,他们会根据汉武帝的意愿和法律来决定。
等到汉武帝回到皇宫,就会向他汇报最重要的事。而汉武帝从不反对他们的决定,有时候甚至连细节都不问。
而且刘据这个人,性格温和,不好争斗,他对汉武帝的政治改革没有什么兴趣,也不参与朝廷的纷争。他喜欢读书,擅长音律,还喜欢骑马射箭,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太子。
他对弟弟们也很友善,弟弟们都很敬重他,没有一丝跟他争夺太子的位置的意思。
从以上内容看,刘据的太子之位似乎是很稳固,武帝对于这个儿子也有着平常人家父亲般的宠爱,但不要忘记,武帝是皇帝,亲情对于他来说是最为凉薄的。
刘据之死
公元前91年,一场巫蛊之祸打破了刘据的安宁。这是一场由江充等人发动的政治阴谋,他们利用汉武帝的迷信,诬陷刘据和他的母亲卫子夫,以及其他一些亲王和大臣,都与巫术有关,想要害死汉武帝。
汉武帝对巫蛊之事非常恐惧,他没有调查真相,就相信了江充等人的诬告,下令逮捕和处死了许多无辜的人。
刘据和卫子夫也被牵连,江充等人借机在武帝面前构陷刘据,使得武帝对刘据越来越不满。
由于见不到武帝,刘据也不知武帝是否还在世,于是他决定反抗,带领了一些亲信和士兵,从太子宫逃出,向长安城内的卫太子府进发。
刘据的反抗引起了汉武帝的震怒,他命令丞相刘屈氂等人率领大军,去镇压刘据的叛乱。刘屈氂等人很快就包围了卫太子府,与刘据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刘据虽然勇敢,但是力量太弱,他的部队很快就被击溃,他只能带着几个亲信,逃出卫太子府,向长安城外的湖县方向逃去。
刘据逃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他更加愤怒,他下令全城通缉刘据,不惜一切代价,要将他活捉。
后来,刘据来到了湖县的一户平民家,想要借宿一晚,然后再想办法逃走。但是他没有想到,那户平民已经被官吏收买,他们在刘据入睡后,就向官吏报告了刘据的行踪。
官吏很快就赶到了那户平民的家,他们围住了刘据的房间,要求他投降。刘据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他不想被官吏抓住,受尽屈辱,他决定了最后的抗争,他拔出了自己的剑,对准了自己的喉咙,用力一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刘据的死,让汉武帝很快反应了过来,太子起兵并不是谋反而是因为惶恐,但他就算十分悲痛也无济于事了。
事后,汉武帝下令追究江充等人的罪责,将他们全部处死,还给刘据平反,恢复他的太子之位,追封他为卫皇帝,安葬他在长安附近的卫陵。
刘据死后,汉武帝改刘弗陵为太子,又以大将军霍光辅佐。刘弗陵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皇帝,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霍光的支持,开创了“昭宣盛世”。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刘据能够顺利继承皇位,他能像刘弗陵一样开创一个盛世吗?
完全有可能。
与汉武帝张扬暴戾的性格相比,刘据则显得有些文弱。刘据从小就表现出了聪明和仁爱的品质,他对人和善,不骄不躁,不论是朝中的大臣,还是四方的诸侯,都对他敬仰不已。
他更是爱民如子,每当武帝出征,他都会代理朝政,减轻赋税,赈济灾民,惩治贪官,推行仁政,使百姓安居乐业,感恩戴德。他的名声远播天下,成为了汉朝的明君之象。
并且,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虽然出身低微,但性格温和仁慈,贤淑有德。因此,如果刘据即位,那么西汉绝对能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正如汉武帝所说,当时汉朝处于初创阶段,周围的游牧民族对汉朝虎视眈眈,侵扰不断。如果不变更制度,后世就会失去准则依据;如果不出去征战,天下就安定不了。
不过,如果后代都像“朕”这样做,无疑是重蹈了秦二世而亡的覆辙。太子的性格稳重好静,一定能够安定天下,不会让“朕”忧虑。
刘据的性格,汉武帝看得清楚,也正是这样仁慈稳重的性格,即位后才能安定天下,没有哪个皇子比太子还强。
而当时的汉朝天下,汉武帝看的更清楚,既然一定要做穷兵黩武的事,那么这种事就让他来做,太子只需要在即位之后好好安定天下就可以了。
另外,很多人担心,如果刘据即位,会有外戚专权的事情出现。
这些担心也不无道理,自古以来就出现过许多外戚利用皇帝的宠爱或太后的威望,为自己的亲属和门客谋取封爵、赏赐、免罪等,扩大自己的势力和财富。
或者,外戚排挤或陷害其他的政治集团,如宗室、功臣、士族、宦官等,以消除异己和竞争,巩固自己的地位。
甚至外戚会干涉皇室的内务,如皇位的继承、后妃的选立、皇子的教育等,以保证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
但我们要知道,刘据虽然仁爱,但人并不懦弱。从武帝每次出征都将朝政交给他打理,并且许多事情刘据决定了,武帝就不再过问这种事情上面就可以看出,刘据是有自己的执政理念的,绝对不会让人摆布。
如果到时候汉武帝能够再留一批制约卫式的辅政之臣,相信刘据会平衡好朝堂势力的。
总之,如果刘据能够即位,那么恢复汉朝的国力、并走向兴盛,是很大可能能够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