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吸引读者一口气的读下来一篇文章,就要打破叙事的平淡,并在此基础上让读者产生共情。
我们常常说,读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说的就是共情,就是你写的内容让读者感同身受。那么如何让读者产生共情呢?是制造画面感,让你的故事看得见。
制造画面感就是运用画像叙事架构,就要掌握细节的处理方法。故事是由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情节构成的,情节是故事发展的具体过程,每个情节就是一个场景,一幅画像。
在这样一个场景里,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说到底就是哪年哪月的哪一天在什么地方,谁和谁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
那么所谓的画像叙事,就是像这样具有画面感的各个情节组成部分,按照事件的因果关系顺序连接起来。
运用画像叙事架构,能让读者在画面感的身临其境中,容易产生共情。而且细节也能多维度的表现,使得细节更加立体更加精彩。
比如知音刊发的一个稿件:
这个案件背后,是一场沉溺于名利无法自拔的悲剧。这个稿子很好的运用了画像叙事,每个情节就是一个场景、一个画面,从案发后当天政法学院里飘荡的异味,到政法学院的老师寻找院长,到工作人员用备用钥匙打开院长办公室,发现异样报警,到警方出警现场一步步勘查。
一个画面连着一个画面,每个画面中都展示了时间、地点、哪些人在干什么,画面感极强。
大家来感受一下这种极强的画面感,首先案发后当天政法学院里飘荡着异味的这个画面
这个画面时间、地点、人物都非常清晰,画面感极强。画面的时间是一月的冬天早晨,地点是九江学院厚德楼,人物是学院教职工,事件是清冽的寒风中整栋办公楼里却弥漫着一股烧焦的糊味,老师们到处想找到气味的源头,结果是找了半天一无所获。
那接下来的画面是老师们寻找政法学院院长
这是老师们寻找政法学院院长的画面,那么接下来的画面是到了中午大家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