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句:“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在赏析上文原句之前,先要说明一下文句中的“心”到底指的是什么“心”。
“心”指的是“天心”,毫无杂质、完全纯粹的“心”,也正只有这样的“心”才能符合“理”(天理)而存在。人类的一切,包括“心”在内其实都是由天地所赋予的,没有天地,没有人类,更没有“心”。然而,这个“心”在人类受到来自人文、社会的影响之后,暂且不说心灵是否扭曲或是变异,哪怕蒙上了一点点灰尘就已经不符合王阳明大儒所谓的“心”了。另言之,天地交给人类以启动一切身体机能的“心”,可以说是天地赋予一群特定的生物在世间生活的资格,人类在拥有这份资格的同时,也拥有传达天地旨意的责任(天理昭彰)。换言之,人类如果只享受这份资格而忽略了自己与生俱来所带有的责任的话,总有一天人类所享受的这份资格也一定会被天地收回。
所以,“心即理也”四字,其实代表的是“天地”而非人类,人类只有在降生初期能够拥有“天心”与“天理”,在人类拥有其自身意识与认知水平之后,“天心”基本消亡,而“天理”也变成了是对“人性”的考验,并非是对“天心”的历练。
言归正传,在说明了“心”与“理”之后,就很容易看出这文句中的“?”所代表的真正含义了。“天心”降世“天理”紧随,每个人都带着使命而降世,每个人都是上天旨意的代言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对这个世界阐明自己降生的意义和上天所带给他的旨意的,本来和周围的人并无太多交集,或本无交集,更无需探查别人的“天心”所携带的任务。可是,作为人类的生存环境而言,或是作为人类的天生属性而言,根本做不到和他人没有交集,因为,人类是群聚的个体,人离人,则丢失自己,丢失“人心”,那么,是丢失“天心”好呢?还是丢失“人心”好呢?其实,两个都可以不丢,就看个人由自己“心性”所获得的意识与认知状态到底是如何。
“天心”与生俱来,本身就有;“人心”(此间人心,是作为人类这个种族而言)是在后天确认生物物种为人族后,才称之“天心”为“人心”。然而,“人心”可以选择向“天心”靠拢,亦可以选择向“人心”靠拢,前者,为探求天地、万物真理而跳动;后者,为探求人类这个种族的生死存亡而跳动(言其微者,即,以“人心”管人类的事情)。换言之,即,你可以回归天地,重修自己的“天心”,你也可以沉浮于茫茫人海,每时每刻在心里装着别人的事情,让自己的“人心”被塞的满满的,永远都无法回归“天心”(此间所谓的沉浮,并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先为(二声)己)。
当然,很多“人”不愿背弃“人心”,是因为很容易把“人心”与“人性”直接挂钩。其实,两者有明显意义上的差别,就是“心”与“性”的差别:前者(心)拥有独立属性(真正的“心”——“天心”:上天有好生之德);后者(性)拥有对立(双重)属性(必定成对出现,就算不成对出现,也会相互转化:善恶、是非、对错、美丑等)。所以,其实不愿背弃的是“人性”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心”,“人心”是无从真正背弃的(一旦背弃,面临的就只有死亡)。言明了,现如今的人类,早已把“人性”凌驾于“人心”之上多时,每天看到的是别人的“人心”,早已看不到自己的“人心”了,更何谈自身的“天心”?甚至而言,自己的“人心”早就被这个社会、世界所充斥的“人性”给控制了,才会变得身不由己,否则,人类生来自由,由天地管辖,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可想而知。
的确,“心不由己”在如今是最普遍的现象,因为只有把“心”交出去,才有可能在社会、世界上拥有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够“勉强”的活下去,否则,自己面临的就只有被社会、世界淘汰的后果。此时,就更需要划清“天心”与“人心”的界限了(可能有点难度):“天心”用来修身,“人心”用来齐家,修身齐家在如今只能用不同的“心”来掌控,不能两者混淆,一旦混淆,则修身与齐家可能连一种都无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