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昏昏欲睡
到肇庆站时,一个奶奶带了四个孩子坐火车,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两个约莫三四岁的小男孩。可能是不适应,两个小男孩在火车开后不久吃完自己手里的糖,看到哥哥手里还有便嚷嚷着要。哥哥紧紧拽着自己手里的,并不愿意。
小女孩看到奶奶一个人哄不过来,就抱起了其中一个弟弟,学着奶奶的样子哄着,但是小家伙似乎并不买姐姐的账,哭得越发厉害,小女孩一脸手足无措。奶奶让哥哥分点给弟弟,但是哥哥并不愿意,便转向了小女孩,“阿妹,把你书包里的糖先拿给弟弟吃!”,小女孩很小声地拒绝“不要,那是妈妈买给我的……”“你先给弟弟,奶奶回家给你买更多的”,小女孩还是不太愿意,但是看着哇哇大哭的弟弟,还是轻轻拉开小书包的拉链,不舍地小心地拿拿出了自己的糖。
奶奶可能不知道,其实这包小小的糖其实可能不止是糖,而是孙女对于妈妈的思念的寄托。
我突然想起了点什么,觉得有点心酸。于是拿出了包包里的原本想给家里的小表妹的那罐彩虹糖,递过去给她,“拿这个这个给弟弟吧,你留着你的”小女孩的眼睛里一瞬间有喜悦绽放,是一种守护住了自己珍视的东西后的喜悦,但是她没有伸手过来接,还是小小声地说“多谢姐姐,但是妈妈说过,不能白白拿别人的东西的”,我递给她,她也不接。
我瞥见她小书包的侧袋里有一支粉色的铅笔,于是我默默地抽出了我笔袋里的铅笔说“姐姐等一下要做作业,可是我忘记带铅笔了,不做完的话会被老师罚的,我刚才就想跟你借了,那姐姐想用糖换你的铅笔可以吗?”,她犹豫了一下,似乎不太相信有人会愿意用一罐糖跟她换一支笔,但是最后还是开心地接过去了。旁边,她的奶奶一直在跟我道谢。
弟弟终于不哭了,对面小小人儿松了一口气,看着坐在旁边的弟弟吃得津津有味,她始终一颗都没有吃。半个小时后,两个闹腾的孩子终于睡着了,她又让出了自己的位置,让弟弟们躺着,自己站在过道上,我招呼她过来坐。经过刚才的接触,她似乎很喜欢我,一个劲儿的把包包里的其他笔拿出来,问我还有没有要用的,让我再挑。
“你刚才为什么不吃呢,你不喜欢彩虹糖?”
她低下头,摆弄着手里的笔,依旧小小声地说,“喜欢,可是妈妈说,我是姐姐,要懂事,要让着弟弟们,以后我长大了也可以自己买的”。
我突然间觉得有点心疼,过早的懂事,让她习惯了牺牲自己,体贴大人在,不添麻烦,不乱提要求。可是,孩子超出年纪的成熟和懂事里,往往有着大人们看不到的隐忍和委屈。她不知道,可能她长大后可以自己买的彩虹糖,也许再也不能给她带来像儿时的同等份量的快乐了。
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话——懂事的孩子面前有一堵墙,挡住要东西的手,遮起好奇的眼睛,被动地等待着,等到雨水带走鼻涕,卷跑脏脏的小鞋子,可最后捂住了耳朵,听不见别人说“爱你”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可是大人们看不到,懂事的孩子再懂事,也只是个孩子。
我希望我以后的孩子,不需要这样懂事,她可以不压抑自己,正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合理的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在觉得委屈时,敢于大声表达出来。我希望她儿时只需要像个孩子,不需要模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