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题材
前几天,我遇到了许多投稿作家都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也许只有我会执着于此,实则有些内心不甘吧,不过同时我也想提笔来探讨这件事,想要获得更多的看法。这件事便是关于文章的题材。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凡是文章便会有一个归属,它们有的属于散文,有的属于诗歌,小说等。然而有些问文章说真的很难去规划它们的界限,它们介于散文小说之间,就算真正的要归属它们的类别,也应该在尊重作者的意愿之下践行的吧。
而我便写了一个有着诗的形式,语言却似散文的文章,当我把它上交时,负责人确认为题材要进行规范,让它归属于诗,要求我将语言诗化。说真的,我认为那篇文章是散文诗也没有什么问题,更或者说,它的整体也可以看作一篇散文或者杂文,也没有必要一并改了去。但是出于礼貌,我仍旧是改了上去但是感觉却大不如前,而后又按着要求严格成了散文,更觉得文章不在是我的文章。
下面便是我的那篇原文
然后是我第一篇改成的诗
我的梦里有一座城
那里吹着安静的风
城中有一座教堂
那里有一个留着斜刘海的少年
他深邃的眼眸望向窗
直伸入湛蓝的星空
我痴痴地,不眠地望着
除了梦我无处可寻
只看见一条小狗
耷拉着耳朵,吹着安详的风
眼睛钉在天窗上的神秘图纹
忽而化作一阵风,远去
阵阵钟声传来
它高喊着:梦吧,孩子。
梦里
它轻抚着我的长发
直到如血残阳掠过窗前
死神降临人间
微笑着,我向它挥手告别
风吹起它飘逸的毛发
像极了男孩的刘海
我吹了许多地方的风,一直找寻着那个少年
有一天,我看到了梦中的星空
人们告诉我,这是
梵蒂冈。
我不在乎我在哪里,我只想知道
泪流的理由
梦里,男孩拉着我的手。
说道:
“妹妹,你也来了”。
注解:在梵蒂冈的一座教堂上,一个女孩抱着她哥哥的遗照,永远没有醒来,
据说,她身旁的那只狗,可以看见天堂的方向。
最后是严格规范的散文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小小的城市,它被其他国家环绕着,小小的,挤在那里,却总吹着安静的风。
在那里,我遇到了一个男孩,有着斜斜的刘海,坐在教堂的窗口,搭着腿,望着蓝色的天空。我望着他熟悉的脸庞,直到惊醒。泪却染湿了头发。
我吹了很多地方的风,看过许多地方的天,一直在找寻着那个少年,用我生命最后的沙漏。幸运的是,有一天,我还是见到了梦里蓝色的天空。人们告诉我,这是梵蒂冈。其实,我不在乎这是哪里,我只是想找到,泪流出的理由。
我看到了那个教堂,那里没有少年,却有一只狗,瞪着清澈的眸子,望着蓝色的天空,吹着安详的风。我觉得它可以看见另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在等待着我的到来,于是我爬了上去,坐在了狗的身旁,一样的望着天空,企图看见不一样的远方,却直到我闭上了眼睛。
我又做了一个梦,梦里,狗变成了少年,抚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不出话来。夕阳时,我醒了,身旁再没有狗,泪又湿了脸,不禁自嘲,觉得自己在幻想。
几天后,我遇到一个时常狂笑着的老人,当他看到我时,再也没笑过。许是看见了恶魔的降临,或是生命垂危的气息。于是,这里的人,便认为我不祥,将我驱逐。
我走了,路过马路时却看到了那天卧在我身旁的狗。我向它微笑,它向我奔来,忽然看清,它飘逸在空中的毛发,像极了男孩的刘海,后来,我坐上了轮椅,为了救那条狗。
我没有后悔,从此,我与它一起看着天空,吹着夕阳的风。等待着,最后的落幕。
再后来,我一个人偷偷上了那个教堂,坐在那个窗口,看见的落日最后的余晖,悄悄闭上了眼睛,梦里,那个男孩拉着我的手。妹妹,你来了
第二天,我再也没有醒来。
后记
在梵蒂冈的一座教堂上,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抱着她哥哥的遗照,永远没有醒来。
据说,她身旁的那只狗,可以看见天堂的方向。
说实话,我却想不通,一篇文章以它最有感情的形式推出去不好吗?何必那么的执着它所谓的归属,我相信我所表达的也是一种可以让人接受的形式,萧红的《呼兰河传》也创造了一种散文小说的新型式,巴金的个别散文也着诗的影子,有些散文分行也就成了诗,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道理。
一千个人写同一个故事也可以写出一千种文风,何必以自己的文风趣评判他人的文章的类别,而我只是想以一个简单的故事抚过人们的心尖,想在闲暇之时带来一丝安静的风,没有深沉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痛苦的人生感触,以它最原始的形态,润过千万人的心底,何必去纠结其他呢。
也许,我个人的看法太过片面,无法与你们相同,我也知道有些地方不够成熟,但我们毕竟还在成长,以后的我们谁也说不定,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