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使神差的,在19年的最初几天,我突然想把《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再看一遍。
于是kindle上看完第二遍后,我又下单买了纸质版的。我一向不爱电子书,电子书好像我从来都不能拥有它,当初买kindle,也是因为照顾圆宝的睡眠,我不能开灯,用kindle看书是无奈的选择。后来,就把消遣类的书在Kindle上看,这本书原本也是觉得翻翻就好,没想到看得时候热血沸腾,立刻下单买了趁早的《效率手册》笔记本,期待自己也能活得尽兴。18年的下半年,效率手册写得寥寥,王潇写的其他几本书也在Kindle中没有再翻看过。但18年末我还是继续买了新的效率手册。大概是因为自己还是有个执念。
网上对这本书的评论褒贬不一,但读书本来就因人而异,有些人读书为了消遣,有些人读书为了疗愈。大多数时候,我读书是为了抚慰惶惑。因为这本书,我开始第一次,问自己:十年后,我会达成什么呢?一辈子的时间里我要达成什么呢?如果这些都太远,无从想象,那一年后呢?也依然很难得出结论。这样我就变得更恐慌,如果以前尚且我能认为自己是:随遇而安,知足常乐。那现在就只能承认自己: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了。这种日子很不好过。
19年,我极其认真地做了一年规划,满怀期待,期待努力之后的运气,期待一个未知但一定壮阔的世界。尽管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第一个月里,我还是觉得完成计划内的事情有些艰难。尤其在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在家人聚会的热闹欢笑里,在追剧的心痒里,我打开电脑,迫使自己专注起来,这些百爪闹心的心理斗争,让我问自己: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会不会太晚了?还来得及吗?
我还得多久才能让量变引起质变啊?我甚至有时会沮丧的想:为何我要察觉这一切,如果像以前那样,不是也挺好吗?一辈子庸庸碌碌,却自在快乐。却马上又被自己的这种认识吓到了——怎么能这么没有追求呢?
《奇葩说》里有个辩手——杨奇涵,他说每天晚上临睡前会问自己“今天你更博学了吗?”大家都觉得他很无聊,但有阵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也都会问自己:“今天我有进步吗?”如果没有,睡觉就会做各种梦,像陷入一个没有光亮的洞穴中。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卡记录,正如潇洒姐说的:
前路迷茫时,我用计划告诉自己,我一定有未来。
我用具象和量化的条目描述未来,让它们在我的想象中清晰浮现,为自己撰写故事。这让我充满理想吗?不,这让我在情感上觉得方向性的安全——我是有灯塔的,那个大方向应该指向理想;
然后,我把大计划向下拆解,每天早晚都会践行并打钩。这让我觉得勤奋吗?不,这让我觉得我今天又为我的未来添砖加瓦,积下跬步,这让我觉得格外安全——虽然今天我依然弱小不美,但是我为明天的强大美丽做了功课,我在路上。
就像一个原始人类因为恐惧未来的饥饿而每天储蓄一点儿粮食,每储蓄一点儿,恐惧都会少一点儿,安全感多一点儿。每个晚上,原始人在储蓄完当天的定额后,终于可以欣慰地睡去。
在这二十年中,我从未试过比打卡更有效的安慰剂和安眠药。但打卡的“副作用”,就是你清楚地知道你是进步了还是在敷衍,真实地数据让你无法对松散地自己坐视不管。更可怕地是你这个时候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地差距如此之大,原来这个世上有些人的自律是自然而然地选择,他们自然而然地持续进步。而我,在攀登的过程中,太多自怜的时刻,太多怯懦的时刻……
我买下纸质版的这本书,是心底有一个默默的念头是:我的孩子长大后也可以看看这本书,最好是在他们十几岁的时候。
纪实电影《燃点》的评论中,有个影迷说:“你会发现,原来我们以为的已经很成功,很沉稳,很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每天也都在承受跟你同样的煎熬:劳累、孤独、恐慌、迷茫和自我怀疑。在这些痛苦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大概没有哪一种人生是没有痛苦的,所以每一次我在设想孩子的未来时,都会有点负罪感。我无论怎样设想,他都不能避免的会有痛苦。这痛苦只能由他们自己去选择要哪一种。这本书的力量是像一个巨浪,打过来,被拍了一下,对大海有了不同的认识,可能会激发出你无穷的勇气,但之后的每一天,都是你与原来的懒惰和怯懦拔河,你只能咬着呀,卯足劲儿,等待胜利的哨音吹响。如果你不能胜利,那这本书会让你更痛苦,因为它打破你所有的自欺欺人,让你明明白白地意识到:你没有做到,是因为你自己选择了松一口气,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