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的《玛雅人的面具》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玄幻又神秘。
“我”在奇琴伊察,遇到做面具的玛雅人胡安,在他带领下,看了一处位于热带雨林中的金字塔遗迹,但在跟拍胡安带“我”看金字塔的录像中,胡安凭空消失,而奇琴伊察也查无此人。
胡安长着一副中国面孔,他的消失让人浮想联翩。
众所周知,玛雅文明古老而神秘,其最为显著的遗迹是建于宗教中心的金字塔和皇宫。在玛雅人的观念中,死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不过是新旅程的开始。强烈的沧桑感是玛雅世界观的精髓。玛雅文化在短暂辉煌之后便湮没在中美洲的丛林之中。玛雅文化的突变式发展和突然消失至今仍是难解之谜。
按照精读的要求拆解此篇小说:
故事核:“我”遇到做面具的玛雅人胡安后经历了一次玄幻又神秘的旅行。
故事分段:
第一部分(开始——人不见了)通过察看录像倒叙的方法,引出整个故事。
作者在小说一开头就勾起读者兴趣。“那段录像很多朋友都看过,我没有瞎说。”“只是现在,你再看那段录像,金字塔和人声、风声、鸟叫声都在,人不见了。”
小说从一开头就定下了神秘的基调。
第二部分(人叫胡安——我叫胡安。幸会)“我”在琴奇伊察碰到做面具的胡安,引出胡安带“我”去看一处金字塔遗迹。
这一部分重点描述了胡安的刀工,“他刀下的眼睛也是挖出两个框框,但你就觉得那眼睛是有神的,好像框框里面真有两只会转动和聚焦的眼睛。”以及他的外貌,“他穿着玛雅人的民族服装,留长发,下巴垂下一绺小胡子,盘腿坐在一堆面具后面的地垫上。”“他比很多中国人长得更像中国人。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脖子比别的玛雅人都长,身体也比其他玛雅人瘦高。”
此处插入了有关“我”木匠世家的叙述,看似是闲笔,其实是铺垫。“我”出自木匠世家,所以能一眼看出胡安刀法的精湛,父亲收藏面具,所以我愿意花比别人多的钱购买胡安的面具。
作者在这部分还插入了“关于玛雅人是中国人的后裔之说”的介绍,结合对胡安的形象描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第三部分(奇琴伊察不大——此刻酒意和困意刚刚消散)胡安带领“我”的金字塔遗址之行。
这部分描写充满神秘感,大风,雨林,“路越走越细瘦”“完全辨不出方向,就像穿行在某个史前巨型动物燠热的盲肠里”“它静静地伫立在这块平地上,已经等了我很多年”……我问胡安为什么这座金字塔在奇琴伊察鲜有人知?胡安说“是人就有盲点”“眼睛并非任何时候都看得见”,颇耐咀嚼。
第四部分(回到墨西哥城——早已经死了)从”我“爸看到录像后,引出一段有关父亲与二叔之间的陈年往事。
这一部分内容接续了第一部分,诡异的录像里凭空消失了胡安,父亲从胡安的声音,以及他雕刻的面具判断他为消失既久、形同消亡的老二。二叔究竟是死还是失踪,留下了谜团。
第五部分(二叔唯一的遗迹——结束)掘地三尺也没能找到胡安。
胡安不光是从录像里消失了,在琴奇伊察,掘地三尺也没能找到胡安,不仅如此,连同他们一起去过的那处金字塔遗迹也消失了。他在世上留下的遗迹,惟有他雕刻的面具。
整个故事自始至终都吊着读者的胃口,读来整体感觉非常迷幻神秘。之前读过莫言的《拇指铐》,也是一部超现实主义作品,但两部作品的风格不一样,《拇指铐》更加冰冷诡异,《玛雅人的面具》则在神秘诡异之外,给人一种沧桑奔放的浪漫感。
至于胡安是不是二叔?二叔到底是活着还是死了?都已不重要。“我所见者高万仞,我所思兮在天涯。”这是胡安在录视频时抒发情怀的话。他的消失,或许诠释了玛雅人的生死观:死并不是人生的终点,不过是新旅程的开始。而这个观念恰与我们的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