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节,先阐述了人们都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即: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
而:
引申1:
远处有什么?
①、有你想要而终生不可得的东西(你前进,它也在前进,你俩终生有固定的距离)。
②、有遥遥无期的明日(幻想在明日的每一天能比今日更好)。
③、虚恍的时间与空间(对今日的不满意,以自己的意志随意去填充的虚无的未来)。
④、茫茫的人海(感觉一进入就会被吞噬的快感)。
⑤、他人由于积德从善而获得的果报(羡慕而却不愿意自己去实现,使得生活越来越空虚)。
……
近处有什么?
①、唾手可得而却被自己忽略的东西(情感、日常、生活)。
②、有实实在在的当下(需要自己去扎实的填充)。
③、饱满的时间与空间(知晓抓住每一个时间节点和空间维度,创造只有今日才能完成的成就)。
④、真实的自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己相视,与友相交,其乐融融)。
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从每一件好事、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成就大善因,迎获大善果)。
……
引申2:
若从难处着手处理事情会怎么样?
①、使得事情摆在人类眼前的状态变得生涩(本可以迎刃而解,现却像一块累石那样不堪)。
②、走很多弯路,甚至到最后都无法解决(每件事情都有其时效性,当过了时效性,即使被解决,都没有太多意义)。
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扰乱思绪与步调(新增的问题往往与之前需被解决的问题立于不同的层面)。
④、使得自身的压力加重,甚至失去处理问题的信心(每件事情的解决都需要全力以赴)。
⑤、失败几率大大提升。
……
若从易处着手处理事情会怎么样?
①、时间在人们眼前变得清晰可见,甚至直接能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提高处事效率)。
②、直截了当的对问题核心做出判断和研究(为着解决时间而做出选择)。
③、思绪干净、脉络清晰、行事果断(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解决事件的前提条件)。
④、每一节点都得心应手,使得自信心慢慢地受到激励(在解决问题前需一气呵成)。
⑤、提升成功几率(事件的脉络、核心、症结都摆在眼前,想不成功都难)。
……
当到了全节的后半段,也需言归正传:要想与天下之人亲近(大同社会的形成),先要学会亲近自己的亲人,要想受到他人的尊敬,先要学会敬重身边的长辈(如同学会自尊、自爱、自重)。若每个人能做到如此,人与人就能和谐,人与自然就能共处,而社会和国家就能经过人们对自己的管理、治理后而得到大治,当每个人到达了自然而然(被“己治”)的境界,也就掐灭了动乱、暴乱的源头,也就真正走上了属于人们的通往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