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条】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站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穿的衣服,和朋友们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我们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我愿老年人安度晚年,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得到照顾。
(1)夫子之志
子路——抛弃了外物。
【自渡】=颜回——抛弃了名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小成境界。
【渡人】=夫子——佛教大成的境界,想到的是别人。
就是我能够让
老者——因为我而安心
朋友——信任,可以托付、合作
幼者——怀念
【第二十七条】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算了吧!我从未见过看到自己有错误便能自我责备的人。
(1)荐书《批判性思维》
最高境界是:自我批判的外显化。
最低境界是——从不反思,错的都是你们,我没错。
次一等的境界——我知道我错了,但我不承认。
再高一等境界——我知道错了,也承认——但是,我不愿意跟你们提。
最高境界——我知道我错了,我也承认,我告诉大家。
(2)难在什地方?
第一难:见其过——能够看见自己错就不容易。
第二难:内自讼——就是意识到自己错了,能够批评自己。
其三难:吾未见——就是我什么也没看到,你可能内自讼了,可我没看到。
所以批判的外显化是最高境界。
(3)荐书=《批判性思维》《思辩与立场》
能用到生活中——结果=没烦恼
✔如果你的生活还有烦恼——一定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