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身份是共犯+有身份是正犯-按正犯来定罪(按有身份者定罪)
无身份是正犯+有身份是共犯-按正犯来定罪(按无身份者定罪)
身份者是共犯+身份者是正犯-按正犯来定(按正犯的来定)
身份者是正犯+身份者正犯-按正犯来定罪,此时存在想象竞合,择一重罪论处。
即谁是实行者,就依谁来定罪。大家都是实行者,依照想象竞合处理。二人构成共同犯罪,最终定罪不需要定同一个罪名。
量刑身法(不真正身份犯)
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在量刑时,对无身份者不能适用量刑身份的法定刑。
共同正犯之间的认识错误。同一犯罪构成内的认识错误,不管是对象错误还是打击错误,只要发生危害结果,都定故意犯罪既遂。不同犯罪构成间的认识错误,不管对象认识错误还是对象打击错误,都要根据认识错误的一般处理办法处理。(对于共同正犯范围内的行为,坚持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部分正犯超出共同犯罪范围内的过失行为,其他正犯不用负责,因为过失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狭义共犯与正犯之间的认识错误。正犯出现错误,导致其实现的事实和共犯教唆帮助的主管意图不一致。处理原则:正犯因认识错误产生的法律后果,共犯也要承担。
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的认识错误。以教唆犯的意思,实施教唆行为,但产生了间接正犯的结果。以间接正犯的意思,利用他人犯罪,但产生了教唆的结果。以间接正犯的意思,但他人知道了真相。
犯罪形态的从属性,实行者处在预备阶段,则教唆者帮助者也处在预备阶段,实行者进入实行阶段,则教唆者,帮助者的犯罪形态也进入实行阶段。
成立中止的条件:只有脱离共犯关系,才有可能成立犯罪中止。也就是说,不但要自己自动停止,还要消除自己的行为对共同犯罪所产生的物理上心理上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