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然,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一方面科技的长足发展让我们享受了丰厚的物质生活,但一方面却又极有可能使人在喧嚣中“异化与娱乐至死”。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是我们所不能决定的,但我们依然有选择权,去选择一个在当下以及未来我们所渴望的生活状态。
尘世是喧嚣的,但我选择宁静。如果与大环境背道而驰的话,早期必然要面临着空虚。因空虚而恐惧,而自我怀疑。恐惧是因为失去了托庇于集体的安全感,而自我怀疑可能将会把人引向两条路,一条是坠入虚无主义的深渊,一条是使我们最初的选择更加坚定。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本着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你作何选择?
选择独守宁静,方能使人趋于高尚,自我实现。内心渴求宁静的人,自然希望寻找到一群“尺码相同”的挚友与一个理想的环境。但现实的骨感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所渴望的,恰恰是当下极度缺乏的。很多人压根连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而志同道合人的寥若晨星,即便有,也是各奔西东。前者如果缺乏,又怎么奢求一个理想的环境呢?但在此我们要明晰一点, “我”才是那个主体,不论是人还是环境,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自己内心宁静,有所作为。我们现阶段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未来所从事的职业铺路,马克思说,“只有从安静中才能产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成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那我们于宁静之中为实现伟大事业的目的是什么? “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选择独守宁静,方能使人挣脱枷锁,走出洞穴。我自认为这与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关联紧密。也许我们是出于阅读,与智者交谈,并经过思考从中受益颇深,使我们有了通向“真实世界”的可能性。但当我们触及到了真实的事物之后,我们可能会眩晕,感到很不适应,我们会怀疑然后颠覆过去“只能看面前洞壁上的影子”的世界。但这不恰恰照应了我们选择宁静后所带来的那种恐惧、空虚与怀疑嘛。当我们适应了“真实世界”,习惯了真实的事物,我们会发现那些问题已不再能束缚我们。我们将会变得更自由。达到此种境界之后,我们会把自我从这个喧闹的世界抽离出去吗?不会的。我们尽最大可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试图让他人走出洞穴,触摸光明。这个过程亦是痛苦的,但在那时重担也将不会把我们压倒,因为我们的人生价值将在这当中实现,我们所追寻的东西将在一次次挫败中更加坚定,我们的生命也会悠然自得起来。
当然,这可能会有一个误区,甘愿活在喧嚣中有错吗?没错,这仅仅是价值取向的问题,无关乎对错,但它会导向最终我们所走的道路。既然我们选择了追寻宁静带给我们的意义与价值,那就要主动上路,不辱使命。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