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庄真,吕波老师的文字,
归纳一下,供各位参考。
我没有资格分享经验,
孩子大的十五岁,小的十岁,
目前没法证明,我教育是成功的。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软肋。
家长、老师和孩子,集体拿生命换分数,
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于是就有了学区房,补习班,各种各样扼杀兴趣的的兴趣班。
教育永远不可以赚钱,教育是花钱的。
全世界优秀的教育,都是花钱的,很多人捐钱。
你是一把弓,你的子女是生命的箭,
你可以尽力把他送向远方,却不能规定他的落点。
欣喜的在弓箭手手中屈曲自己吧
因为他爱飞翔的箭,也爱稳定的弓。
大的孩子,要经常跟他沟通,要经常带着他接近善知识。
你可以教他一些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基本知识,给他吃饱穿暖,教他过马路看红绿灯。
孩子要交给别人教,父母跟孩子是血亲,但教育是需要戒心的。
小孩子不是只要鼓励,要有敬畏感,这就需要老师。小孩子天生怕老师。
把孩子送给老师,老师帮他生命的重建,老师替你树立他的威仪。
你又亲他又打他,这活不该你干,这也是各就各位。
所以,古之人,易子而教。
教育不是功利。
报班,上好学校,他就有未来了?
这是推着孩子走,走慢了,会被这股力量推倒,被家长的爱、被老师的爱,推倒。
人生是个长跑,不是短时间来算。
如果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孩子的考试上,
很可有考试胜利了,人生失败了。
做父母的要给孩子的是人生,而不是一场考试。
拦路虎不是高考,不是游戏本身,
而是游戏连接着的各种各样的坑。
他的业余时间,他的横向连接。
很多孩子学坏,是他的同学造成的。
现在有流行的说法——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那父母就成为了原罪了?
父母所谓的智慧,不在于父母要成为圣人。
做父母的人,要反省我们的欲望是不是太强了?
我们需安静下来,回到父母的位置上。
父母像父母的样子,孩子自然就归位了。
诚实地问问自己,
我们所谓的教育,所谓的爱中,
究竟掺杂了多少我们自己对恐惧的投射?
究竟隐藏了多少我们想要控制他们的心?
究竟夹带了多少我们做不到却希望他做到的私货?
历史上,舜的儿子——商均,是大恶人,
那是舜的教育不好吗?
舜的父亲是个大恶人,
他却生出舜这样的一个圣人儿子。
教育不是运动。
当我们在养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我们会听到各种建议。——那是运动。
没有所谓的教育家。
如果你对当下你自己都不满,
你就不可能给你孩子指一条明路。
子不教,父之过。
为什么?
生而能养而谓之父。
他长什么样归天管,你不可以无视他的天命。
八岁之前,父亲和老师,善护他的天性。
小孩子从母胎出来,生理上没长全,他有“神”在。
你要善护他的天性,
上天不会剥夺任何一个人该吃饭的口粮,
也不会让一个不该吃饭的人多吃一口。
父母陪孩子成长,要怀着慈悲心,不敢造次。
不该离开父母的时候,一定要跟父母在一块;该离开父母的时候,一定要离开。
他只有对钱不贪,他才能拥有钱。
子孙知道钱该花在什么地方的时候,这个家庭才可能千金散尽还复来。
花钱的能力不是技术,恰恰是生命的涵养。
当我们以为孩子就是“我的”的时候,
危险就来了。
在一百年前,我们还有祭祀,我们相信我们与列祖列宗同在,而今天只相信我们自己。
我们正在机器化地生存,
思考的是钱、钱、钱。补课、补课、补课。
孩子的人性被慢慢磨灭掉了。
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他是孤单的。
为了解决孤单,他只有去泡吧、去吸毒。
《大学》说,“若有恐惧,则不得其正。”
一个不能走在正路上的人,没有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