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第七回提道:薛宝钗“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需要服用秃头和尚所说的由“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花”四味做成的“冷香丸”才可稍好。而纵观全书,宝钗的形象除了“停机德”之外,却也能发现由这娘胎里带出来的“热毒”的一面。“冷”面的人为因素形成的“停机德”与“热”面的自然的“天性”构成了宝钗这一角色的矛盾统一与多维融合的立体形象。本文将从下面四个层次进行分析。
一、服饰打扮与居所
在《红楼梦》一书中,宝钗的服饰打扮给人一种过于素淡雅致而不符合花季少女的印象。在第四十九回:“只见众姊妹都在那边,都是一色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独李纨穿一件青哆罗呢对襟褂子,薛宝钗穿一件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红色艳丽明朗正是少女所喜爱的颜色,在雪地里着一身红更是美艳无比,而当众姊妹都身穿红色时,宝钗却穿着为蓝中带紫与寡居的李纨的穿着一般的克制的颜色。除了这次,宝钗在平时也是“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少配饰,多穿间色衣裳,对打扮服饰全然没有少女心态,而居所更是“雪洞一般,是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这不符合年龄的素“冷”,却并非是宝钗从小便如此。她是经历了一个转变期了的。“这些装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然七八年之先,我也是这样来的,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所以我都自己该省的就省了。”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宝钗七八年前原也是和别的少女一样带着穿着“花儿粉儿的”,她原本是有少女爱美的天性,但是却因为家庭之变,环境的不得已,于是自己用人为的手段压制 “热”而形成如今这样素淡的“冷”的服饰审美风格。
二、为人处世
在贾府这一关系复杂,人物众多、勾心斗角的环境里,薛宝钗几乎是获得了贾府上下的盛赞。她为人处世中的“热”体现在对待长辈姐妹时的大方得体,对待下人时施予小惠, “深得下人之心”。与黛玉推心置腹,为史湘云设螃蟹宴解决难题,自己过生日时依贾母之喜好答话,八面玲珑、举止温柔、持重寡言,完全称得上是符合封建贤淑得体的大家闺秀的典范,这也正是判词所说的”停机德”。而宝钗的这种“热”的“停机德”之下是与众人都保持一种适当的距离,宝钗对于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事情是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心冷肠”的态度。当她听说金钏投井而死,迫害人王夫人都落泪时,她却并不在意,只说“这也奇了”,立即赶来安慰王夫人“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对金钏之死完全是一种极度的冷漠与冷静。在尤三姐和柳湘莲的事情上,宝钗也是冷漠地对待,连薛蟠都为柳湘莲的出家难过了一阵,而宝钗却只是劝薛蟠赶紧发放从江南贩来的货物,劝说“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倒是”该“酬谢”她哥哥做生意时“那同伴去的伙计们”,“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在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戏彩蝶”中宝钗偷听红玉和坠儿的对话,见被发现,便用“金蝉脱壳”之计嫁祸给林黛玉。只有在跟自己的利益相关的人或者事情上,宝钗才是“热心”地去关注谋划,而与自己无关之事,便是连一丝感情都不会表现与付出。宝钗为人处世上的“冷”被曹雪芹直接描写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她抽到宝钗为人处世上的“冷”被曹雪芹直接描写在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她抽到的花签是牡丹,评语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三、志向追求
薛宝钗对封建主义虔诚信仰,自觉宣扬,坚决维护,勇敢捍卫,一直是身体力行,忠心耿耿,被贾府上下众人都公认为典型的、标准的封建“淑女”。宝钗所代表正是封建文化的伦理纲常文化。她认为男子考取功名,明白事理、辅官治民的唯一出路是读书,于是她多次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宝玉反感她说道:“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也从不计较。她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在黛玉在行酒令时说了 《西厢记》、《牡丹亭》的句子后,宝钗用开玩笑的口吻说黛玉:“你跪下,我要审你。”然后“推心置腹”地来开导黛玉说:“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在她看来,《西厢记》 和 《牡丹亭》等“杂书”不应该去读。她对宝玉有一定的好感,但是却刻意与他保持距离,当薛姨妈问她愿不愿意嫁给宝玉时,她也恪守着“婚姻大事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准则,说:“妈妈这话说错了,女孩儿的事情是父母做主的。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应该做主的,再不然问哥哥。怎么问起我来?”就连宝玉挨打,她去看望也只是红了眼眶并未落泪。在封建文化的条条框框下她极其规范自和克制自己,成了群体文化的产物——完美的压抑天性和个人意识的女性形象。而其实在她的身上又有种种矛盾的地方,有着残留的“热”的个性。她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虽是带了藏拙之心,但我们从字里行间实际上可以看出她不仅会作诗赏词,还会名物训诂,而且懂戏曲知识、医药卫生常识、佛家经典、绘画等,称得上是博学多才。她也看过禁书“你当我是谁,我也是个淘气的。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先时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当她的哥哥薛蟠在气头上说她心里惦着“金玉良缘”,“行动护着”宝玉时,她因被说中最隐秘的心事而被气得哭了起来,在被宝玉讽刺似“杨贵妃”丰腴怯热时,平时对冷语都持隐忍的宝钗这次却借典反讽宝黛二人。这些都是宝钗对宝玉隐秘的喜欢而失了所谓分寸的细节之处,从这些我们看到了宝钗一直压抑的“火热”的情感。
薛宝钗的人物形象用一字概之为“冷”,这个“冷”是后天的压抑,是整个封建大环境的反映。然而《红楼梦》一书对人物的刻画是多面而复杂的,所以宝钗还有隐秘地少为人察觉的“热”的天性。有个性显露的细节。看待薛宝钗这一形象,我们应该把以“冷”为主调结合“热”来体会人物的复杂与多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