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6年12月17日,20:30-23:00;2.5小时;
阅读书本:《零售4.0时代》;作者:王晓锋、张永强、吴笑一;2015年6月第1版;中信出版集团;P1-267页;
阅读目标:什么是零售4.0?在这个时代有什么特征?传统零售商该如何转型?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快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1.5小时,笔记1小时。
阅读完整书,最直观的感受是相当专业!看了下作者背景,是一家研究新型零售的咨询服务商“六韬三略”,它的创始人王晓锋被业界誉为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跨界营销卖家,他也正是本书的主要作者。
零售时代的演进:
1、1.0时代:1916年美国出现全球第一家超市,将传统杂货店推向现代化,是为1.0的开端;
2、2.0时代:1963年,家乐福和沃尔玛等大型连锁量贩店,揭开了2.0的序幕;
3、3.0时代:时至1995年,亚马逊、淘宝、天猫等逐渐兴起,电商逐渐成为零售市场的主流,3.0为目前主流;
4、4.0时代:互联网加速发展,开启B2C(商对客)、C2C(客对客)、O2O(线上到线下)、OSO(线上+服务+线下)全渠道整合模式,开启4.0新时代。
零售4.0的定义:以消费者为中心,对尽可能多的零售渠道进行组合和整合,以满足顾客购物、娱乐和社交的综合体验需求,其中全渠道体验、信息化数据管理以及个性化互动营销成为围绕消费者实现“无缝零售”的关键。
对零售4.0定义的深刻、拓展解读即本书的主要内容:
1、以消费者为中心
(1)为什么?
商业竞争的本质,一切都是为了争夺消费者!互联网带来了全新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思维模式。零售企业需要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争夺消费者;让消费者参与进来,持续改变产品和服务;持续改善消费体验。
我理解的是:过去的零售企业是“以我为中心”,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观念为“以消费者为中心”,必将被市场、时代所淘汰
(2)消费者去了哪?
SoLoMo族群的产生,这个族群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类特殊的人群。它们的主力是80后、90后、00后,还包括部分习惯互联网的70后与少量60后,所以这个族群的消费习惯、消费喜好代表了未来的消费大趋势(我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SoLoMo族)。
So,Social(社交的、社会的)
Lo,Local(本地的、当地的)
Mo,Mobile(移动的)
它泛指那些在移动过程中,随时随地产生购物(这里的购物指的是购买商品或服务)想法以及实施购物行为的、天天泡在社交网站上并和网友实时互动分享的移动互联网人群。
(3)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和心理特征的改变
信息渠道多元化,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商家信息;购物渠道选择多元化,购物不再是非要“进店”不可;消费需求多元化,顾客需求开始主导市场;体验方式多元化,顾客体验成为关键。
(4)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的无缝零售模式,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买体验。(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能感受到的便利性、快捷性、经济性等,令购物成为一种乐趣)
2、打造全渠道体验
(1)对企业而言,要识别出隐藏在名渠道中的消费者,就必须做到接触最广、最深,需要使触点数量不断增多,以及不断强化触及深度和互动性。
(2)对消费者而言,全渠道可帮助消费者只要有购物需求,就能随时随地购买。
(3)全渠道类型:
有形店铺:实体店铺、服务网点;
无形店铺:上门直销、直邮、电话购物、电视商场、网店、手机商店;
信息媒体:网站、呼叫中心、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
(4)“全渠道”目前在国内的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还鲜有零售商是完完全全的“全渠道零售”,即能在库存、预算、薪酬和销售/采购流程各方面实现完全的整合,尚在摸索中前行。因此,这恰恰是一些有超前意识的零售企业的机会。
3、信息化数据管理及个性化互动营销
(1)利用大数据,提升消费者体验,实现个性化服务。
(2)消费者追求渠道的一致性服务体验,包括跨渠道商品品质的一致性、价格的一致性、产品或品牌信息的高度一致性、服务的无差别一致性、消费者体验的全周期一致性。
4、经营好自己的口碑
好的商品、好的服务、好的购买体验才是驱动口碑传播的发动机;社交媒体是口碑传播的加速器;一起互动(可以采用粉丝经营)才能形成扎实的关系链。
我的思考:
目前很多实体的零售业面对互联网的冲击非常惶惑不安,仍然延用传统的办法进行生产与营销,但是会感觉越来越进入瓶颈难以突破。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问题,掌管这些企业的人,缺乏互联网思维。只有学习新知识真正转变观念、勇敢迎接挑战,谋求转型、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作为曾经的零售人,我本人也深刻体会到“紧紧围绕顾客需求”去改才是出路。阅读这本书可以为了解目前零售业的改变并作些抛砖引玉,还是比较值得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