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尹楠敦史
推荐阅读指数:※※※
阅读时间:45min
笔记时间:20min
2017.11.13
图一是当天笔记,图二是12.14复习阅读书籍重新做的到导图。
读书的妙趣,就在于产生兴趣的那一瞬间。
书并非非读不可,因此阅读生活应该是快乐的。
“为提高修养而读书?”这是个无聊的命题
阅读的妙趣,在于邂逅“那一行”。
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
突然想起高中时谈恋爱闹矛盾时很难过,买了一本情感类书籍好像是边哭边看,看完就好了。就是因为突然看到里面一两句话就看开了。也许就是为了那一两句话看了一个下午。现在还能想起来当时那种场景,夏日午后横躺在大床上。伤心难过只因为书里的几句话就看开了。
准确的说用45分钟读完这本书,真奇妙,虽然只有120多页,但是远比我最近才读的《高倍速阅读法》实践操作性更强。
留住阅读体验: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自我评定读书足迹(12本)
试了下《高倍速阅读法》的瞬间摄影能力,本人愚钝。但是这本书的流水式阅读真的和我自己读了这么多本书摸索的一点点小经验不谋而合。例如因为看了一些操作,就放弃了我一直阅读的方式,手抄以及写那一句评论的习惯,改成看完整体总结。(ps:看来看别人的知识的时候不能全盘否定自己,自己也有对的地方。)
从来都是心里想着要回顾,结果这么多年看过的书记得笔记几乎就是一次性,再也没有回顾,这周末花时间回顾!!!
如何养成每月阅读20本书习惯:同一时间读书(清晨),首选可快速阅读的书,今天读的书和昨天不同
最近才发现的晨间阅读真的是多出来的第25个小时,我用了三天早上的每天半小时,看完了一本书,结果一周就看了那一本书,晚上的时间根本没法固定,容易被各种不确定事情打扰。
还有我也不喜欢在书上涂涂画画,我一直觉得书是珍宝,应该看完还是干干净净,尤其这样还可以转赠他人。
跳读三标志:为区别同类的自述,论证事实,渲染夸张情绪。
因为看的外国书比较多,也发现了作者喜欢用大量事实论证,所以会不自觉的跳过。原来这也是一种读书技巧。
如何选书:一周6本一日计划,增加不同类型书籍,自由日读不能快读的书,整理书架
对于增加不同类型书籍,前些日子整理读书清单,发现这两年80%书目都是情感类鸡汤类书籍,曾经试过去读经管类,结果完全看不进去。我要开始尝试速度方法阅读经管类书籍。
不过最近边读边做思维导图的方法让我高效很多,而且我会尽量把字写得好看点,因为我发现我字写得丑了,过后我自己都不想看。。。
这本书的导图本来挺好,被我涂得恶心了!但是这本书超级好!五颗星推荐,但是没有收藏价值~浪费空间,毕竟要断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