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讲的是何晏,好,那我先来介绍一下何晏吧,何晏(?—249年),字平叔。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大师,同样,他还是一个帅哥,还是一个小白脸,(他的皮肤很白)他的文学也很好,更何况他还是曹家的人,(可是为什么他还会姓“何”呢?)原来是因为何晏在小时候,他爸爸就死了,于是他妈妈尹氏就被曹操纳入了宫中,因此,何晏成为了曹操的儿子,因为何晏从小就很聪明,所以曹操一直就想把何晏升为天子了,可是因为何晏自尊心很强,因为有一个讲何晏的故事,是这样的
何晏 七岁,明慧若神, 魏武 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 魏武 知之,即遣还外。
而《世说新语》里的翻译是这样的,何晏 七岁,象仙童一样聪明智慧, 魏武 帝 认为他很出色而很喜爱他。把 何晏 安置在皇宫里,想以此把他当儿子。 何晏 于是在地上画出一方形,自己坐在里面。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这是(我)姓何的的房子. 魏武 帝 知道了(这件事),就把他遣送出宫外了。这件事情就说明了何晏的自尊心很强。
何晏也是一名清谈高手,那么,什么叫做“清谈”呢?清谈可以说是“扯淡” ,因为清谈就是谈谈政治,谈谈人生,谈谈宇宙,谈谈“丙丁醚氰基-二羟基对二甲醚基蒽--脲基癸基甲萘-戊己醚基-五过氧化五丙酮基环己基二甲醚基环己基乙甲醚基联蒽--丙甲醚基甲乙醚基蒽丙乙醚基-丙甲醚基-甲乙醚基二羟基甲乙醚基-丙甲醚基--甲乙醚基-丙甲醚基蒽丙乙醚基蒽-轮己烯基双二对二溴苯”总之,就是唠嗑,而且还是一大堆人在一起谈,不过等到了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管严了,之后的清谈大会虽然还在,可是就不谈政治了,因为假如被军人听见了,就会被杀头!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
这篇又讲述了何晏的外貌,何平叔仪态俊美,皮肤白皙。魏明帝怀疑他敷了粉。当时正是夏天,就赐给他一碗热汤面。何平叔吃完后,出了很多汗,就用官服擦脸,脸上反而更白了。那么到底何晏擦没擦粉呢?说到这里,我也是醉了,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没说何晏擦没擦粉,于是下课,有个同学摆了一个唯我独尊的姿势说“是的没错,在算过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后,何晏的确擦粉了!欧耶!”同学你真是想多了。事实上,何晏没有擦粉。
作为一个正始名士,一定就要“磕药”,在这里,何晏磕的不是毒药,也不是有病才磕的药,而是什么强身壮体的药,“神明开朗”这是何晏对这种药的评价,那么,这是什么药呢,这就是“五石散”,是一种由五种石头作为药材的中药,是有毒的,就跟毒品一样,可是由于何晏是第一个吃这种药的人,所以老百姓一看大帅哥何晏都在吃,我也要吃。所以,何晏就这样领起一种吃药之风了。
同样,何晏的文学也是很好的,是整个魏操集团中最有领袖风度的学者,不过还有一句话,说明了何晏自大,那就是他评价别人能拍马屁拍的很好,可是说自己,那可是惊天地,泣鬼神,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拾!
上面的评价多多少少都是有点负面的,可是有时候何晏他也是一个输得起的人,有一个青年叫做王弼,在王弼青年的时候,他曾跟随这何晏去给《道德经》的《老子》写注,他们两个当时是在一起写注,可是后来何晏发现王写的比他还好,而且写的不算是好了,是非常非常的神,于是何晏打算不在给《道德经》中的《老子》写注了,而是去给其他书写注了。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王碧写的《道德论》,你就能知道他写的有多好了,1972年到1974年,马王堆汉墓在湖南长沙发掘出土,其中,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和竹书,这些书涵盖了哲学、历史、术数、方技等多个领域。它们中的大部分书早已失传,(上面是新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下面),其中最有名的发现可以说是发现了《道德经》原本,也就是说,在一九七四年前,《道德经》一直都是失传的,一直到1974年才发现《道德经》,那么,从老子写完《道德经》之后,一直到1974年人们是怎么阅读“道德经”的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阅读王弼的《道德论》,不过想到这里不是为了衬托王弼,而是为了显示出何晏的大方,按理说,一个集团的领袖发现了自己集团里有比自己还厉害的人,在古代一般就直接杀掉了,毕竟自己还要做领袖,但是何晏就不一样了,他很欣赏人才,比如像王弼这样年纪轻轻的人才,因此,何晏也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与支持,成为了一个集团的领袖。
最后呢,司马懿掌握兵权之后还是杀掉了何晏。就这样,一个优秀的领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