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凤凰网上的路遥的生平,感触颇多,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感受。
个人成长[1]
路遥的出身确实是蛮可怜的,家里面子女多,养不活,幼年过继给伯父家,从小就在贫穷、缺少爱和关怀的环境中摸爬滚打,所以打小就养成凡事靠自己的个性。因为成绩好,考到了县城的中学念书,家里边却无力供给他读书,于是,父母希望他可以退学,回家种地。在农村,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过去,没有计划经济和避孕措施,家里子女多,农民被拴在土地上,除了劳作几乎就没有别的经济来源,又赶上吃大锅饭的年代,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吃不饱饭是正常现象。迫于温饱问题,父母倾向于不支持路遥继续读书,这是无可厚非的。
幸运的是,路遥得到家族中一个长辈的帮助。在他的帮助下,成功地向村里的很多人家借了一些粮米,这样,路遥得以继续读书。但是,也过的不是那么舒坦,在学校也常常吃不饱饭、穿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经常跑到野外找吃的,为此没少挨同学的讥笑和歧视,小小年纪,一颗敏感而自尊的心时时受到刺激,他愈发的热爱学习,愈发地要强,愈发地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这一段经历,从《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身上就可以看到。
中学的时候,刚好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全国一片混乱,各行各业都掀起一阵阵运动浪潮,学校也没有例外,平静的校园难以放下一张书桌。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路遥很快参与进去,他的文学才能和领导才能得以显露,很快,他就成为县里边红卫兵的头头,不久后当上县革委会的副主任。起初,运动还算有序、有组织,时日渐长,个人的因素混杂在时代的潮流里,一时间,波涛汹涌、泥沙俱下,很难说,哪一场运动中体现的只有组织意志而没有个人意志,发生失控的事件也就不是意外。1968年的一场武斗中,四人死亡,两人重伤[2]。混乱终究不是社会的常态,也不是人们所希望的。很快,大环境转好,人们开始清算历史的账本,路遥因为此事牵连,回到了乡下。此时,可以说,路遥的人生已经走到绝境。书是没法继续读下去了,回乡也没有什么工作等着他,由农村人变成城里人的努力失败了,由农民变成干部的希望破灭了,广阔天地,已经难有作为,眼前的黄土地,让人感到沮丧和绝望。
失望归失望,生活还得继续。接下来的几年里,路遥干了几种工作,农民、民办教师等,但都不长久。在苦闷的日子里,路遥选择用笔来抒怀,先后发表几首,就被借调到县城工作。天空中的乌云似乎张开了个口子,阳光进来了,他的生活出现巨大的转机,他考上大学,找到女友,在女友资助下顺利毕业,并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至此,他摆脱了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生活似乎翻开新的一页。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他的家庭生活出现很大问题,父亲过世,夫妻不和,面临离婚,他的写作生涯也不顺利,中篇小说《人生》一鸣惊人,花了数年心血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出版不顺利,问世之初颇受批评,而他自己的身体长年超负荷、不正常地运转,到了崩溃的边缘。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作品获奖了,夫妻离婚了,自己病死了。
从路遥的经历可以看出,生活不容易,成年人的生活尤其充满了不易,前进和倒退并存,健康和病痛并存,美和丑并存,正确和错误并存,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和绝望并存,成功和失败并存,欢乐和苦痛并存……,谈不上多好,也说不上多坏,我们做的就是尽量可以掌控自己,尽量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尽量保持某种动态平衡,尽量避免大的偏离,尽量活出自己,尽量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政治与人生
路遥在政治上是吃过亏的,文革中栽了那么大的跟头。按理来说,是会吸取经验教训的,可能会选择远离政治,专心做事。但是,不幸的很,他很可能没有接受那次的教训,政治、仕途仍然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生病了,身体已经明显扛不住了,还不肯放下工作,还惦记着那个职位,何必呢?
历史中那么多的故事,多少英雄豪杰在政治生涯中起起伏伏,吃尽了苦头。现实中,建国后历次运动中,包括他实际参与的文革中,多少人物吃尽了苦头,他们中有的人或一身傲骨,或为人正派,或阿谀奉承,或身居高位,或是普通人物,在谲诡的世事面前,最后都以惨淡收场。这些,难道还不够深刻,不够触动人心么?又何来那么大的动力去追求政治的东西呢?以他的技能,不走仕途,不掺和政治,也是能够出人头地的,王小波、余秋雨就是很好的榜样,王小波到大学教书,后面放弃教书,专职写作和编程,搞得风生水起,余秋雨贵为一校之长,年纪轻轻发表了重要的作品,职业生涯本可更进一步,但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辞职,接下来,和凤凰卫视合作,实地考察古文明遗迹,不远万里,不畏艰险,最后,成为知名学者。
家庭
路遥的家庭生活不可谓不幸。观察可知,他们夫妻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几方面:1、生活习惯的差异很大,一个是来自北方大城市的人,一个是来自西北农村的人,一个出身寒微,一个家底殷实,一个正常作息,一个常年熬夜晚睡晚起,2、思想观念的差异很大,男方希望女方居家顾家,最好是全职太太,而女方个性独立、有事业追求,3、家庭经济出了问题,他甚至连去北京领奖的车费都没有,后来,通过写作赚了一些钱,但是因为有大家庭要照顾,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有名无实的婚姻终究不能维持,在路遥病逝前几个月,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我们无意对路遥的婚姻说三道四,出现这样的结果,他自己是要负担相当的责任的。我们在想,1、婚姻应该怎么经营?同样的情况,胡适的婚姻不算理想,但还过得去,鲁迅的婚姻就维持不下去,为啥?2、婚姻不是零和游戏,要么双赢,要么双输。婚姻中出现问题,我们该怎么解决?印度总统尼赫鲁曾经说过,生活就像玩扑克发到的那手牌是定了的,但你的打法去取决于自己的意志。最痛快、最麻利的办法是离婚,可是离婚的成本是很高的,离婚后的路怎么走?关键是,我们不能一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就选择离婚,就像当我们一旦身患重病或绝症时,我们不能就想着去死,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拯救。
反思
路遥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就像《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取得这样的成就,令人心生敬佩。他这一路走来,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其一,他的人生太急促了,太赶了。一生,说长也长,很多个日日夜夜,说短也短,就在一呼一吸之间。他追赶着仕途,病很重了,还放不下官位,赶着写作,21天就写完了13万字的《人生》,结果怎样?写完《平凡的世界》,身体垮了。倘使当初他不那么急,会怎么样?
其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高度重视。年轻的时候,身体棒棒的,感冒发烧了,扛几天就没事了,跌打损伤了,捱一段时间就好了,累得趴下了,睡一觉又恢复活力。但是,到了一定年龄,体能不比从前,疾病开始增多,一些从未出现的疾病突然冒出来,人也容易疲惫。就像一台机器,运行日久,问题增多。此时,不能不考虑如何维护身体健康。能不能不要为了工作,一次次地放弃体检?能不能不要以繁忙为由,一次次地半途而废制定的锻炼计划?能不能不要以好吃为由,一次次地不注意饮食?能不能不要以工作压力大为由,一再推迟治理疾病?我们总以为下次可以改正,总以为违反几次制定的规矩没事,结果一次次破坏给自己定的规矩,直到疾病放倒我们的那一天,我们才想起爱惜身体。
其三,童年生活经历对成年后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成年后,身体虽然健康长成,但是心智、人格的成长未必是成熟、完整、健康的,过去种种,潜移默化,成就今天的我。可能我们很真诚,可是却不懂得以合适的方式去表达;可能我们内心充满了爱,可是却不知道以合适的方式让人感受到这份爱;可能我们知道该怎样和人相处,可是现实中却是另外的样子;可能我们想去说一些令人舒服的、真诚的话语,可是却又说出了另外一番话……。如此我们该怎么办?办法就是:1、坦然接受这样的自己,有很多缺点,也有一些闪光点。2、爱自己,自己都不爱惜自己还能指望谁爱惜自己。3、尽一切可能去了解自己的内心,通过读书、心理治疗、思考,去努力理解现实,自省、克制、修正[3]。何为成长?就是重新定义自身的边界,从前不知道自己能够做到什么或者以为自己只能够做到什么,逐渐地发现自己能够做的比自己想象的更多,逐渐发现自己可以做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比如身体天赋的边界,发掘自己可以跑多远、跳多远等等;比如探索心理的边界,原来自己对人事的理解还可以这样深广,自己的承受能力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自己可以成为这么好的人等等;比如探索智力的边界,原来自己可以拥抱更为广阔的未知,原来自己可以掌握、理解这么多问题。我们就是一只长着沉重的翅膀的鸟儿,每一次煽动翅膀都很困难,但天空才是我们的向往。
参考书
1、http://culture.ifeng.com/huodong/special/luyao2/wenzhang/detail_2012_11/16/19240262_0.shtml
2、http://www.jianshu.com/p/fb2525b8e749
3、http://open.163.com/movie/2017/11/Q/J/MD1KRDNU3_MD1KRH4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