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近期很火的电影,本以为很好。没想到不光不好,还很恶心。
从我看电影以来,已经很久没有碰到这么一部不垃圾但很恶心的电影了。好在这种感觉不光是我一个,同场的人在亮灯的一刹那,几乎都瞬间起身,没有任何多余的话,纷纷出了场。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拍出来。因为整个电影所表现的,只有一种扭曲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对事实热点的蹭流量行为,但深层次想要表现的,无非是一个曾经怀揣梦想但背井离乡的少女,在不理解自己的父母面前的一种多年后的“报复”行为。她把她的“成功”,塑造成了一种可以被看见的价值,同时也要让她的父母看看,自己的努力根本不需要靠你们。或许直到现在,父母在台下坐着观看。她还想证明点什么,一股压在心底的郁闷与恨,在电影里被诠释的淋漓尽致。
除了电影里的大多数荒诞情节,让我最不理解的一点是,孩子到底是什么?孩子的年龄可以被放大到如此清醒的地步么?事实就是事实,不需要我们去解读,甚至是过度解读,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看作是一个“符号”。我们没那么大的能力,孩子也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说白一点,你不能脱离了实际,在自己的虚构中,画出一个你想象的人,来替你说你不情愿或者不敢开口的话。
我看过几段导演的采访,有了一个很深的感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否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赋上“意义”。万事万物的意义,就是它们本身。它们的本身,也就是我们的第一感觉,直觉也好,传承也好。所有的事情,其实根本上来说,都不复杂、难懂。
但你偏要给它加个“意义”。这就复杂了,就变得无可救药了。比如你说小时候摔跟头一样,这是谁都避免不了的。对于孩子来说,这肯定都要经历。但你要给它加上个“女孩子”,这事情就开始离谱了。像有的父母,你看到的是希望孩子自己站起来,培养个勇敢。这显然没错。像有的父母,你看到的是快步过去扶起来哄着,这也没错,毕竟摔了肯定心疼。但你要从“荒诞未来、无中生有”的角度,这事麻烦就大了,甚至可能是影响一生的关键节点。
所以当你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无形中被无限放大。直到最后,你发现这可能不是我要想的,是导演自己想的儿时的痛苦经历。
电影里很多场景极其不合理,但比较而言,其所传递的观念导向更值得深思。为什么陌生人的第一次见面,会讨论到“卫生巾”的话题、为什么孩子会如此的清醒、为什么对于男女的界限如此的极端,租住在阁楼里的生活水平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在想,如果下一次有人拍了一部“相反”题材的片子,社会的反应又该是怎样的?
我仍然认为,真正的价值不需要添加“性别”作为对立面。我们也并不需要国外的“场景”,因为事情永远不会是单单的一个视角。所有的问题也好,矛盾也好,也并不是某一个角度所讨论出的例子,可以被撼动的。倒不如我们选择直面,不说教、不假装严肃,才是提升、展现自我的好时候。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藏文墨怀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