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我是1991年秋流落到北京大学的,于是就认识了这位老人。他当时是北大俄文系的教授,还没有退休,是一位热心肯帮助人的人。他爱人是俄文楼的楼管,经常他们俩就住在俄文楼的值班室里,虽然他们在燕园还有自己的房子。
通过他,我就住在了俄文楼里,这楼是栋教学楼,学生上完课,或上完晚自习,晚上10点钟,都走光了,我就把铺盖卷儿往拼起来的长条桌上一铺,就可以睡觉了。到了冬天也不冷,教室里暖气充足。与我同住的还有一个来自青海的北漂,阮积灿都把我们收留下来。
除了住宿,阮积灿还给我提供饭菜票,可以到北大的食堂里去吃饭。
后来,我在中国科技情报所碰到一个叫刘崇志的河南农民,他告诉我,他们那里“木石”(也就是木材)很多,于是我就打电话给阮积灿,说我要去河南一下。
我跟着刘崇志坐火车到了洛阳,再转车到了偃师,打电筒在星光下赶路,走的山路,中途在一路边小店吃烩面,味道鲜香可口,至今记忆尤新。最后到了峦川。通过当地农民郎永才、郎永安用木旋床做了许多小木球(中药做模时的模子),带到偃师在刘崇志家里做出两套小木球版的系数空间模型,也是唯一的两套。
带到北京后,我已没有回到阮积灿俄文楼那里去住了,而是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找到罗文志等学生住学生宿舍了。
通过柳哲(也是一北漂)的文章,我才知道,阮积灿老人已去世了,而且他还帮助过许多其他的“北大边缘人”,我只是其中之一。是一位积德老人。
特写此文以感念这位可敬的老人。
阮积灿老人(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