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生命教育课,我们继续跟随怡伶老师学习,陈老师讲授的是第九讲《友善相处,它想说什么》。
传递爱
开课伊始,陈老师就教给了大家“爱的偶像。”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而在邀请每位同学上麦分享后,陈老师也都会和同学们给他个“爱的偶像”,还让分享的孩子也给自己一个“爱的偶像”。感谢老师精心的设计和良苦用心。这无形中给了孩子们莫大的鼓励,就是在传递着爱。
表情达意
接着,陈老师揭示我们今天生命教育课程主题“友善相处,他(它)想说什?”
出示了一组人不同的表情和行为,让孩子们体会从这些不同的表情和行为中,你能够体会到它们背后所表达的意思吗?
顺理成章过度到动物也和我们人一样,它的身体语言也能表达情绪。
陈老师引导大家仔细观察各种狗狗的姿势,体会它在说什么?比如说狗狗摇尾巴、露出牙齿、伸出舌头、伏在地上、竖起耳朵等,无不向我们传达着它们的喜怒哀乐!
和谐相处
那么,儿童与犬只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呢?陈老师抛出这一问题,我也马上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展开讨论。
从课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哪些情况是不可以打扰狗狗的。我想: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本质首先就应该是理解和尊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肢体行为和语言,总是在表达一个人或动物自己的感受,我们只有通过细心观察,仔细了解,才能学会去体会他(它)们的情绪和感受。是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这句话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不但对于人,就是对于动物、植物,对于所有的生命都适应。
请记住,理解和尊重是我们与世界和谐相处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