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书是最高效的沉侵式学习方法
读《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
沉侵式学习
● 沉浸式学习能帮助我们成为事件的“主人公”,不断体会和探索。
培养出好辩手的方法就是有这么一个比赛,你来不来吧?你要来这儿比赛,好,想想怎么赢。
每天沉浸在那个比赛当中,不断地研究怎么能够把这个事做得更好,怎么能够准备更多的素材,甚至激发出内心的潜能。
● 沉浸式学习往往是目标导向的。
● 讲书是强沉浸式学习,能锻炼一个人的主人翁意识
如果你不是听众或者普通读者,你现在就得把这本书讲给你的家人听,讲给你的邻居听,讲给同事们听,你是不是就得努力找出这本书的意义呢?
当你成为老师,成为那个向别人传播知识的人,你会发现,讲书是一种强沉浸式的学习方法,它会让你进入“心流”状态。没有意义,自己找;没有脉络,自己找。你会主动在书的字里行间寻找脉络和意义,然后把它梳理出来,再加上准备的过程当中你的专注力比平时高,这一系列的行为会极度且长久地锻炼思维逻辑。
“《认知天性》那本书里所说的“摩擦”,有了足够多的摩擦,你的大脑受到了足够多的挑战,你才更容易记住那些内容。”
● 以讲书为目的的深度学习
我读书的习惯是,从头到尾读下去,不记笔记,也不查资料,甚至有不认识的字也不去管它,看完后过几天再回忆。这时候大脑是警觉的,处在高度兴奋当中。这就是二次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紧张的,而且是不容逃避的。在读书的时候要尽量保持阅读的流畅性和快感。
但准备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一天。今天想起来看几页画一句,然后去吃饭,吃完饭回来再看看,画几句话出来——我绝不会这样看书。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贯通感、连续性和兴趣点都没有了。
普通”的阅读过程是放松的,这个过程一点也不累,怎么看都行,躺着看、趴着看、在飞机上看,都可以。
以讲书为目的提示自己的时候,我就需要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我会把自己封闭在一间书房里,手机扔到其他房间,不让手机打扰我,并开始想:
● 架构是什么?
● 开篇先说什么?
● 这里边最动人的故事是哪个?
● 最有价值的点在哪儿?
因为我是一页页翻过去的。因为我看过一遍了,所以可以很快地翻过去,看看书中最有价值的那个点在哪儿,记下来。
● 讲书带来的长期影响
《复杂》《反脆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赋能》《高绩效教练》是“同一本书
在我看来,它们的结构和知识逻辑都是相同的。通过累积阅读和无数次绘制思维导图的洗礼,我的大脑建立起来了足够多的交叉和神经元连接。
遇到任何主题我都可以调动知识库里的内容,把它们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我可以非常快地把这些知识归纳出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条理清晰地围绕主题来论证它。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更好的学习方式,我强烈建议你开始讲书。看完一本书以后绘制一张思维导图,给自己讲,让知识和学习形成一个循环。
《刻意练习》一书里提过一个原则——这个世界上的事只要有一个人能做到,其他人就都能做到。
讲书的最大好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得不去逼迫着自己,让大脑里的神经元联系起来。
讲书就是当老师,你要当老师靠什么呢?靠的是温故而知新。你光把书上的内容念一遍,不就是复读机吗?
如果你能够温故而知新,你能够从这本书联想到那本书,联想到之前的那个方法,联想到我们实际生活当中的案例
你就把这本书读活了。在它活跃起来的那一刻,其实是你的大脑神经元建立起连接、整个大脑产生质变的那一刻。
小结
1.阅读是大众反脆弱的武器。
2.阅读有两个特点:主动性和针对性。
3.阅读使我们从“单向度的人”变为“多向度的人”。
4.“多向度的人”思维体系的三大支柱:事实、逻辑、批判性思维。
5.“讲书”是最高效的沉浸式学习方法。
从阅读→解码→巩固→解锁(讲)→举一反三→形成概念(认知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