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这篇文章,我问了很多人,你觉得你吃过的最好吃的饭是什么?很多人回答妈妈做的饭最好吃、猪油拌饭最好吃、大雪食堂的夜宵最好吃,但是没有人回答是鲍鱼龙虾、刺身燕窝,没有人回答是高级餐厅的昂贵料理。可见,最好吃的饭和价格无关,最好吃的饭都是因为我们心里蕴含的爱和故事而成为最好。
小时候的味道
人的舌头像是被固定程序设置好,无论你走了多少路,吃了多少山珍海味,小时候的味道总是令你魂牵梦绕。就像美食总动员里,最后小老鼠雷米做的普罗旺斯焖菜,触碰到了苛刻评论家童年的味蕾,让他想起小时候妈妈常做的杂菜,菜肴里饱含妈妈的爱意,可以化解一切烦恼,那味道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姥姥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十几个,土炕上睡不下就得睡到柜子里,吃饭更是靠抢。十几个兄弟姐妹里,务农的务农,嫁人的嫁人,只有姥姥一直坚持读书。但姥姥从没有因为读书而得到特别的待遇,相反因为读书耽误了干活反而受其他兄弟姐妹排挤。
姥姥本来上学就晚,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姥姥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大姑娘。偏远的山村里名额有限,考学的第一名才有机会升初中。小山村里的碎言碎语可想而知。当时姥姥并不是学校里学习最好的,但她是最犟的,就是一直闷头学,旁人的话都当听不见。
考学的那天姥姥冒着大雪一个人去了县城,考完县城里也没有她落脚的地方,又连夜冒着大雪走回来,回到家时天刚蒙蒙亮,兄弟姐妹们都还没起,灶上的锅竟冒着些热气。她揭开一看,竟是一小碗焖茄子和土豆,原来是太姥姥前一夜坚持要给姥姥单独留的,一早又闷在锅里热着等姥姥回来吃。虽然一点肉腥没有,虽然一点油水都没有,姥姥说那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茄子土豆。那一小碗茄子土豆让姥姥知道,至少太姥姥是一直向着她读书向着她考学的。
那一年,姥姥争气的考了第一名。金凤凰飞出了大山,一路读书工作到了市里。到现在,姥姥还是爱吃那焖土豆、焖茄子和乡野菜蘸着大豆酱。旁人看着总说姥姥不会享受生活,退休金足够花何必这么节省。姥姥总是解释苦出身习惯吃这些了,要是鱼啊肉啊还真吃不了几块儿,就觉着这茄子土豆白菜萝卜蘸着酱,已经是最好吃了。
陕西人离不开那一碗凉皮儿,兰州人离不开那一碗拉面,我姥姥离不开她的土豆茄子,归根到底都是离不开自己童年的记忆,离不开自己的根。如乳汁对婴儿般,童年吃到的饭菜,始终带给我们最温和的安全感和幸福。
最饿的时候吃的最香
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中,洪七蹲在破墙下饿的奄奄一息。欧阳锋施舍给他一碗饭,白色的大米饭点缀着零星的菜叶。洪七蹲在墙角,筷子不停的搅动大口扒拉着米饭到自己嘴里,眼里全是这碗饭,专心的样子让人怀疑他能否听得进欧阳锋说话。洪七真的吃的太香了,电影外的我都好想尝一尝他那碗饭的香味儿。张学友没有过度用狼吞虎咽表现饥饿,他面对那碗饭专注的眼神儿足够让观众也闻到了饭香。
欧阳锋无疑是聪明的,他没有在一开始看到洪七就施舍他饭吃,非要等到小半天后洪七饿到不能动的时候,给他一碗饭,诱他卖命。“你呀,考虑一下吧,要快一点,你知道,肚子很快又饿了。”欧阳锋知道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吃下一碗饱饭的感觉,比其他任何话都有说服力。他只需旁敲侧击的提醒下,洪七只会接受。
人为食死,鸟为食亡,饿了就要吃饭。在基因的选择面前,饥饿是食物最香的调味品。
《宰相刘罗锅》里,和珅入狱后刘罗锅带着二锅头和煎饼卷大葱去看他。和珅惊叹这这是什么酒这么好喝,什么饼这么好吃。刘罗锅淡淡回应他这就是老百姓最常喝的二锅头,最常吃的煎饼卷大葱,只是和珅以前不知道这酒好喝这饼好吃。生活转来转去,不过是一杯二锅头,一张煎饼卷大葱,和珅也只有在落魄入狱时,才能意识到这些,因为他太久没饿过了。如果早点儿饿一顿,也许不会落下这么大的贪念。
上一次搬家我还是找的老搭档吴师傅,总共算下来他已经帮我搬了四次,一次比一次东西多,搬一次掉一层皮。一个师傅一台车就这样搬了一上午,要走的时候,被小区门口蹭到一起的两辆车堵住了出口,我干脆请吴师傅在楼下吃了个湖南小炒。我们点了并不正宗的爆炒藕丁和宫保鸡丁,我竟然吃得比靠卖力气赚钱的吴师傅还多。我念念不忘那次宫爆鸡丁的味道,找机会再去吃竟然觉得普普通通也不是很香,问了服务员最近也并没有换厨师。我才意识到肯定是上次搬家太劳累太饿,所以觉得好吃。不禁羡慕起吴师傅来,他每天都在搬家,肯定每顿饭都觉得好吃。他靠力气赚钱,活儿干完了就吃饭,踏踏实实的吃着每一顿饭。而坐在写字楼加班的我,在电脑前囫囵吞枣的吃完一份外卖的当儿还要对报送的数据提心吊胆,至于饭菜的滋味儿,却没有好好品尝。
大家都是一日三餐,饿了就吃。但是写字楼的白领未必比做苦力的搬家师傅吃得好,富翁大佬未必比平头百姓吃的好,我们羡慕的人未必每天都比我们吃得好。
团圆饭最好吃
秋奶奶是我姥姥家楼上的邻居,逢年过节,她总不在家,说是旅游去了。她常来姥姥家走动,后来我才知道逢年过节她不是不想在家吃饭,而是怕一个人在家吃饭。秋奶奶的丈夫很早就去世了。她有一儿一女。但女儿远嫁,总也看不上一眼。儿子虽然离得近,但是有自己的小家庭,有的时候过年过节要到岳父家去,难免就剩秋奶奶一个人在家。姥姥姥爷吃饭的时候偶尔也会叫上秋奶奶一起,但是逢年过年,反而怕叫秋奶奶,怕她看见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对比下来更难受。她听见姥姥姥爷拌嘴吵架,总来劝老来有个老伴儿多幸福,别总吵架了。她看见我总说,将来要孝顺姥姥姥爷,让他们开心。
我小的时候并不能完全明白秋奶奶的愁苦,甚至有点想避开她孤单落寞的身影。到后来我离家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工作的时候,开始理解她,一个人吃饭其实挺难的。
做多做少先不说,关键是一个人在家吃饭没有一点声音。没有人和你在饭桌上讨论家长里短,没有人夹菜给你,你也不用夹菜给别人,没有人和你分享这菜好吃还是难吃。吃饭本是家庭里的一种仪式,一个人吃饭就好像远离了这种仪式感,远离了家。
今年爸爸妈妈来我住的城市一起过年让我高兴坏了。早早的就在电话里点好菜名,红烧肉,排骨炖豆角,萝卜牛肉馅蒸饺,软炸里脊等等等等。老爸老妈也塞了大半个行李箱的好吃的。当爸爸系着围裙从厨房里端出那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喊开饭了的时候,我在那一刻直想掉眼泪,有爸爸妈妈在真是太好了。
古人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认为最好吃的菜,不可能每一顿饭都是自己喜欢吃的,但请务必要好好的去吃每一顿饭。
吃饭,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不必跟风吃遍当下每一个最热的餐厅,不必追求顿顿奢华,但也请不要每餐都吃外卖盒饭,泡面香肠。
吃饭,要有自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