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没有背景的普通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究竟是怎样拉开的呢?每天通过读书,跨越时间与空间,从别人的脑海中多摄取一些你不知道的思考角度,这些就是读书交付给我们的「信息源」。
这些信息源的刺激,会与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不断结合,生发出更多的思考角度,帮助我们在面对更多更复杂的社会现象时,作出「合理的判断」。
比如我每天的写作内容,并不是哪本书上记录的,而是通过大量阅读,信息的思考维度多了,想法自然「涌现」的结果。写作,也仅仅是把这一涌现的过程记录下来的手段。
这个读写习惯,每天都要进行,随着信息不断地输入输出,你知道的信息就会比别人多。时间越长,别人跟你的「信息认知差」就会越拉越大。
从量变到脱胎换骨的质变,按照日更读写的工作强度,根据我的经验,大概需要3~5年的积累时间。而这个积累的过程,就是你跟别人拉开认知信息差的核心要素。时间长,这个壁垒就越牢固。
当然,光有认知信息差还是远远不够的,在知行合一里,这也仅仅是「知」的部分。想要真正拿到结果,「行」这个行动的部分,会通过具体的项目实操,积累大量的经验体感,通过大量的尝试,你会知道坑在哪儿。
借助大量的阅读和已经掌握的认知信息,思考解决方法,这样的成长也是日拱一卒,如果你能这么做,你的「成长加速度」自然比别人高出了很多个数量级。
或许你觉得,3~5年这也太久了吧,难道没有什么捷径吗?实话说,没有捷径,就是捷径。如果万事万物都有捷径,壁垒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我这么多年来,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财富用时方恨少,投资自己要趁早。日拱一卒,投资自己,稳赚不赔。
大量的重复练习,思考方式和行为动作会被不断强化。新鲜的知行合一带给你的体感,又会不断重塑原有的观念。时间长了,很多事情的未来走向,你就有了预判的能力。
实话说,整个过程的确很苦,很多人的读书写作坚持了不到半个月,就彻底放弃了。这个最痛苦的阶段,大概会经历3个月,时间久了,因为坚持的次数足够多,不想放弃已经拿到的成果,这个习惯就被逐步保留下来。
目前,我的读写习惯从2018年4月11日开始,到2024年的4月为止,已经跟随了我6年了。整个过程,的确能改变人的骨相,我深深地感觉到,没有读写习惯的人生,真的是太吃亏了。
进入社会,只是自我教育的起点,而终身学习的过程,才是适应社会变化的真正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