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台风天,今天全市“五停”,一家人悠哉地宅了一天,这算是台风带来的“福利”了。
今天时间充足,晚上快八点准时打开共读工写群,准备边听边学习。没想到这时普老师联系我发海报图片,我居然也是今天的一位分享者,自己太粗心了,没有提前记下分享日期。没有提前准备分享内容,心里有点紧张,普老师还友好提醒:简单分享3-5分钟即可。看到何老师也在群里抱歉地说:“今天太忙,没有提前安排好主持人”,普老师毫不犹豫主动接下主持人的活。为了让分享效果更好,我稍加思索,决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家校沟通”这一块来进行分享。
今天是共读共写营里进行的第八次分享,前面有两次作为主持人,一次作为分享者,今天是最后一次报名分享者,可以说,每一次分享都收获满满。就拿今晚的分享来说,第一位分享的是位老师,她讲述了自己参加“共读共写”后的三个转变:读书的改变,写作的改变,心灵的转变。普老师点评:何蕊老师带给位老师及众多人的微妙影响,让我想到常常提的三句话:远方有导师,身边有师父,心中有偶像。何老师应该是不少人心目中的偶像吧!
我是今天的第二位分享人:我讲述了自己微信群管理经验,家长沟通的一些技巧,没有过多准备,思路可能有点混乱,普老师说我分享了十七八分钟时,我惊呆了,自己啥时候这么能聊了?不过回头看,和同频的人愿意多吐露心声,还有就是今天的分享就像普老师说的,都是自己做过的事情,做过了,再说出来,就很流畅自然了。何老师和普老师也给了我非常中肯的建议和点评:擅长家长沟通,不防再这一块深挖深挖,再学会文字记录,文字的力量是神奇的,这一点我越来越相信,惋惜于之前没有记录的意识,不过现在开始也不晚。另外两位导师还建议我多透过小事去发现背后的教育理论,寻求理论的支撑。何老师今晚提到的“冰山理论”,“马思洛需求层次理论”,听过,从没和身边的教育故事相联系,理论是我的短板,要不断学习,请教老师。
最后分享的是菅老师,菅老师分享了在语文质量分析会上学到提高语文能力的好的做法,并对自己的日常工作进行反思,从落实作业检查,耐心等待慢孩子,做好家校沟通这三个方面来改进自己的工作。普老师的点评:菅老师,能看到自己的问题,或许以我的经验来看。他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或者说甚至于我并不认可他有这一方面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能做一个敢于反思的老师,那就是他有他的责任心。所以我不是看到了菅老师三个方面的反思的自己的不足,而是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的,敢于挑战的有责任心的老师?
每一次的分享就像普老师说的:不要过多的在意我的分享是否有意义,关键就在于我们这一个过程中对自己的一种能力的提升。在分享中更多的是提升自己。而不是说我们所分享的东西一定对他人有意义,所以我们才去分享。正是两位老师给与了这样一个信念和支持,我才敢大胆走出来。分享与收获并存!